分享

三国中为什么蜀国最先被灭,从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就能看出来

 空空观史 2020-11-02

 东汉之后天下形成三分的局面,魏蜀吴三足鼎立。但是这种局面仅仅存在了六十年左右,尤其是刘备辛辛苦苦建立的蜀汉持续的时间最短。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从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

《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之前给后主刘禅的一道奏章,里面既有对天下大势的分析,也有自己北伐之后的人事安排可谓尽善尽美。但是大家都知道《出师表》有前后两篇,前出师表闻名天下,还是中学教材里的必背篇章。但是后出师表就不一样了,有人说是后世之人假托诸葛亮之作,在这里小编就不去追究了。

可是在后出师表中小编就发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诸葛亮除了说“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之外。文中还说道: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蜀汉的人才凋零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也有研究发现刘备从荆州带过去的人才在到蜀地之后几乎在同一时间去世,有猜测说是当时流行的瘟疫还有说是荆州人不适应蜀地的气候等等。不管原因如何,但是人才凋零却是既定的事实,这对于一个政权来说是十分危险的事,国无贤才想不灭亡都难。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蜀汉的一切事情几乎都是诸葛亮在决断,可以说他之所以五十四岁英年早逝与其过度的操劳是分不开的。而且我们常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就足以可见蜀汉的人才真的不多。

因此蜀国为何最先灭亡,除了诸葛亮姜维常年征伐导致实力衰弱之外,人才的凋零与断档也是一个重大因素,大家认以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