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我们都爱“讲故事”

 老沈阅览 2020-11-02
            人类对于故事的钟爱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即便是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构建故事。而根据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说法,人类讲故事的动机源于多巴胺的奖赏。

1953年,心理学家詹姆斯·奥尔兹和神经学家彼得·米尔纳一次无心插柳,为脑科学行业开辟了一块广阔的研究领地:大脑的奖赏机制。这让人们意识到有一块脑区是生物体的“快感中心”,其威力可以大到盖过饥饿和各种痛苦体验。之后,科学家发现多巴胺是一份让人上瘾的奖励。

人类对于故事,以及讲故事的执着,同样是由奖励所驱动的。

“模式识别”是计算机领域的概念,指的是通过计算的方法依照样本特征将其归类至特定类别。更通俗地说,如果计算机已有一套关于希区柯克的信息库,当它看到“后窗”或“惊魂记”之类的词语,便会把它们放入该信息库的某个类别。很多研究者认为,人脑的认知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属于模式识别,而脑补能力就是基于碎片信息构建完整图像的能力。

那么,模式识别与奖赏机制又有什么关系?脑补出的信息或故事需要事实检验。现代人的脑补故事无论是动机、内容还是结果,其检验过程都与多巴胺关系密切。看见一对夫妻吵架,我们会脑补各种类型的夫妻矛盾;悬疑故事读到一半,我们会忍不住根据已有线索推测案件真相……当我们发现故事被事实验证为真,奖赏系统便开始犒劳你,制造快感的多巴胺大量分泌。科学家们一直在做的,正是构建一个名叫“假设”的故事,接着验证它的真伪,然后再尽力编出更好的故事。

科学的本质离不开故事,但我们无法回避一个问题:科学家有时无须实证,仅凭一个故事就可获得多巴胺的奖赏,比如搞理论研究的。更糟糕的是,对奖赏的过度渴望可能会令故事讲述者忽略矛盾或冲突的信息,用扭曲的事实证实自己的故事。

出于各种动机,人类在讲故事时总有夸大其词的倾向,那些暂时难以被证伪的“假”故事,相比于那些给不出明确结论的猜想集合体,实际上更利于我们的记忆。原因在于模式识别的基本要求就是快速区分并归类那些相似但不相同的信息,如果我们无法精确鉴别一个事件或想法,大脑会很难把它当作单独的记忆标记储存起来。

研究者还发现,正确的模式识别会带来多巴胺水平的上升,错误的模式识别也会导致其下降。科学家们拥有科学的工具、语言和经验,能为我们讲述充满知识和深度的精彩故事。而我们作为科学故事的读者,也应该以评价其他形式作品的态度去审视他们的研究。(来源:世界科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