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画技法64-66

 无缘无故老先生 2020-11-02
百石谱
潘真画石2
朋友们早上好!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潘真老先生的画稿!
其一 一九八六年夏月 潘真画(印 潘真)
此稿略似小斧劈。中锋干笔先勾轮廓,分块面,侧锋小斧劈皴擦山石凹处。我依画面需要侧锋淡墨画倒影,横笔略皴水纹。大笔浓墨添加几块巨石,与勾画的石块形成对比。淡墨横笔拖笔画远山,勾勒画白帆数点,近处水面浓墨点苔,作水面碎石,调整画面。由于潘老作画稿未考虑构图,题字正中,于画面不协调,故把题字抹去了。
其二 一九八六年夏五月潘真写生(印 潘 真)
潘老此图石块组合大小相间之法非常完美,初学最佳范本!我用重墨皴染近处坡岸沙滩,复皴石块凹处,更觉厚重。皴擦画水纹,远处淡墨皴染留白画出波涛汹涌之势,如浪拍石,动感强烈。
至此,这本《百石谱》204幅画稿就全部分享完毕。限于笔者水平,与诸位老先生的艺术相去甚远。起初我就是觉得好玩儿,在老先生的画稿上改画,前后用了多年,至今已经不记得哪幅是最先改画的了。通过改画,自觉受益匪浅,这也是一个学习画画的方法,故此分享出来,给初学者提供一个参考。学习画稿,就好像毛坯房,进一步再装修,当然还可以有其他很多方法完成画面。
再一次感谢朋友们支持和鼓励!谢谢点赞留言关注转发的朋友们!
后面还有一本诸位老先生创作的《百树谱》,画树是学习山水画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我正在整理中,敬请关注!

山水画技法65
皴法1

  皴法是中国画中表现山、石的独特技法,历来受到山水画家们的高度重视。
皴法是历代山水画家们为了表现不同地区的山岳特征、地质构成、纹理、结构和质感等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并加以艺术概括而提炼出来的、富有创造性的表现手法。皴法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即表现山、石的纹理、结构和特征;表现山、石的质感和表现山、石的立体感。前人创造的皴法约有数十种,傅抱石先生把它们归纳为6种皴法系统:即披麻皴系(长披麻皴、短披麻皴)、卷云皴系(云头皴、弹涡皴)、雨点皴系(米点皴、芝麻皴)、荷叶皴系(解索皴、乱柴皴)、折带皴系(泥里拔钉皴)和斧劈皴系(大斧劈皴、小斧劈皴、长斧劈皴)。使用各种皴法的目的都是为了表现山石的特征,在作画时可根据山岳的不同特点加以运用,也可以将几种皴法相结合起来灵活使用。
以上这许多种皴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面皴、线皴、点皴三种类型。
面皴是用侧锋和笔腹画出的皴法,如大小斧劈皴。
  线皴 是以线来表现的皴法,如披麻皴、折带皴等等;
点皴是以点来表现山石纹理特征的皴法,如雨点皴、豆瓣皴、芝麻皴等等。
由于每人学习理解的不同,所画出来的皴法形态也不同,如本书《百石谱》各位先生所绘同一皴法形态各异,这就是个人风格。初学者宜细细体会之。
斧劈皴是面皴的典型皴法。皴笔如“铁斧劈木,劈山斧痕也”。明清画家将其视为北宗的典型画法。斧劈皴以侧锋用笔,有大斧劈皴、小斧劈皴、横斧劈、弹窝皴(圆头斧劈皴)、骷髅皴(鬼皮皴)、拖泥带水皴(长斧劈皴)等形态。

山水画技法66
皴法2
大家早安!今天继续和大家继续分享面皴的其他变体。
竖笔斧劈皴 横笔斧劈皴是斧劈皴法用笔方向的不同,自上而下或左右行笔。
斜笔斧劈,斜向行笔的用笔方法。
长斧劈,大斧劈加长行笔。
雨淋墙头皴,也称拖泥带水皴,长斧劈的变种,用墨变化较多。浓墨湿笔侧锋迅疾皴出,趁湿用淡墨扫开,既苍劲豪放又清丽洒脱。笔迹上重下轻,如急雨淋墙,水渍淋漓之状。南宋夏圭所创,许道宁、颜晖也擅长此法。
弹窝皴,亦称圆头斧劈皴。多表现长期受水侵蚀,表面斑驳的山石,如海边岩石或太湖石等。

骷髅皴,也称鬼皮皴,鬼脸皴。与弹窝皴相似,画时应注意,勾轮廓线宜短多弯,时凹时凸,石洞有大小深浅,画太湖石最宜。清袁江、袁耀、李魁最擅长此法。
钉头皴,亦类小斧劈皴法,亦可作点皴类。
折笔斧劈皴,此法是一笔中有转折变化,或横向纵折,或纵向横折。唐寅有此法。行笔走向与轮廓方向基本一致,往往随廓而行,随廓而转,但是不能过于平行。应注意疏密松紧长短的变化。
马牙皴,侧锋直皴,排练较为整齐似马牙而得名。
刮铁皴,侧锋用笔,笔迹细密,宜表现坚硬复杂裸露的山石。笔迹带劈势即为斧劈皴,笔势拖长即成拖泥带水皴,笔迹整齐即是马牙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