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首份无人驾驶政策是有了,但还不够……

 全球技术地图 2020-11-02
全球技术地图
创新丨前沿丨科普丨资讯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制定严格的无人驾驶汽车规则迫在眉睫。

福特,通用,丰田以及大众只是少数几家打算在未来五年内实现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的汽车制造商。如果你问优步或特斯拉,他们可能会说无人驾驶汽车时代已经到来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用来确保无人驾驶免遭黑客攻击的时间不多了。

黑客攻击一辆汽车非常简单。就像特斯拉,吉普和三菱。无人驾驶汽车向大众推广的同时,网络安全的风险也会急剧增大。你的电脑被黑客攻击也许会带来金钱损失,但是一旦汽车遭到攻击,就可能是致命的。

对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而言,美国交通部颁布的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首项政策法规便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该规范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交通部承认了其在专业技术上的欠缺,并且提出采用特殊的招聘方式来吸引最好的安全专家来审查这项新技术。

但是我们等不起更严格的规范。规范中使用的措辞——像“最佳方法”,“指导”和“应该”——给人留下了很大的解释空间,而这可能会导致车辆容易受到攻击。交通部需要从其他产业中吸取的经验,在保证驾驶员安全的同时,不减缓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进程。

强化无人驾驶汽车的网络安全规则的理由
安全政策往往滞后于快速发展的技术,这些技术通常建立于主流或开放性的系统之上,采用了标准的程序和网络体系框架,而这些恰恰为黑客们敞开了一扇大门。无人驾驶汽车就是如此,无人驾驶软件使得普通罪犯甚至恐怖分子极易秘密地潜入和控制一部车辆。

在国家安全局攻破系统,直接数值控制侵入以及其他尴尬的测试均显示无人驾驶无力抵御攻击之后,对政府来说,现在正是完善网络安全规则的极好时间。汽车产业一直没有制定明确的规范,而加强规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汽车产业的信心。相比于乘客安全,制造商更加看重经济效益,因此,包括点火开关和安全气囊在内的汽车部件已经存在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恐怖分子或者一个激进的黑客甚至一个普通的罪犯控制了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可能突然拥有了一个两吨重的射弹,将数百人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再想象一下,如果勒索软件进一步进化,黑客可以控制你的汽车,你只有交纳赎才能让他们放弃控制。如果有人能够远程监控你的对话、驾驶行为和其他驾驶信息,你的隐私肯定就会暴露无遗。

交通部制定的规则应包括什么
一谈到公共安全,“最佳方法”这类的词就不再适用了。当前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确保电脑系统以及无人驾驶汽车的车载系统的安全,使其足以抵御黑客最强烈的攻击。

自动驾驶汽车应该遵循同飞机一样严格的测试标准。如果你曾经见到过联邦航空局对新飞机进行的测试,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种极限测试,包括将机翼拉伸至断裂极限,向机窗投放强度越来越大的炮弹等等。政府应该对无人驾驶车辆的网络安全进行这样同样严格的测试,对所有新车进行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以及高级持续性威胁,观察其是否能够抵御这些威胁。此外,还可以向黑客发起挑战,看谁能够破坏该系统并发现漏洞。通过进行越来越严格的测试,我们可以在向大众市场推广无人驾驶汽车之前确保更安全的驾驶。

一旦车辆上路,一个更新后的认证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车辆必须进行排气以及机械保险装置安全定期检查,同理,无人驾驶汽车也需要定期进行网络安全评估。一旦无人驾驶汽车被鉴定为安全,该车的车载系统需要随着威胁的变化而持续更新。定期的更新与认证能够确保乘客,行人以及路上的其他车辆不会因某辆车没有安装最新的补丁而面临危险。安全认证还应扩展到供应商,这样才能保证技术服务提供商与制造商的安全级别保持相同。

如果没有达到上述要求,政府应该对制造商的违规行为给予强有力的处罚。在金融服务业,违反道德与其他保障措施会面临罚款、民事、刑事起诉以及其他更严厉的惩罚。“最佳方法”其实对解决问题无关痛痒。一旦政府希望规范无人驾驶汽车,就必须要对违反安全规范的行为,尤其是对网络安全违规进行严厉处罚,因为网络安全是乘客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现在仍存在许多交通部需要进行规范的灰色区域。尽管这些准则回应了一些伦理上的问题,但并没有提高乘客和路人的安全。如果无人驾驶汽车被黑客攻击并撞到行人,谁应对此负责?是车主?是制造商?还是乘客?在停车场、隧道以及其他缺乏连通性的空间里还会发生什么?这些围绕无人驾驶汽车的尖锐问题应当尽早得到解决。

制定严格规则对无人驾驶汽车有何帮助?
一些人认为现在应该对无人驾驶汽车发展进行较松的管控——我们不希望限制创新并在其进步的进程上踩一个刹车。但我认为刹车其实是一件好事。假如你的汽车上没有车闸,你会以90英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吗?也许不会。刹车能够保证我们快速地前进,同时在必要的时刻进行减速。

现在风险要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大。对大多数人来说,雅虎的数据泄露其实并不是一件大事,他们只需要更改一下密码和留意一下自己的信用报告。对于身份被盗或者被勒索软件威胁的人,这些会导致更严重甚至更具破坏性的后果。而对于乘坐无人驾驶车的人来说,一次网络攻击往往会至关生死。

无人驾驶汽车可能会引领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有效的出行选择……但前提是,我们必须竭尽所能来保障车辆的安全。

选自丨techcrunch

编译丨全球技术地图

投稿丨gjjsjjyjs@126.com

合作咨询丨iite_er(微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