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手机消费看城市差距:回到北方小城,很多手机品牌都消失不见

 数评时代 2020-11-02

身处一线城市久了,从没想小城市里都流行什么手机。于是评价君趁着春节一次家庭聚会时要看看大家手机,把大部分见到的手机都拍了个照片,做了这么一个小小的统计,不知道算不算是北方小城市的参考样本。这次一共搜集到了9款手机,发现居然只有四个品牌,还有一款不是手机厂商推出的产品。其他废话不多说了,先看看哪些手机品牌亮相:

1,苹果

苹果手机是一定会有的,评价君发现了三款,分别是iPhone 7、iPhone X和iPhone 6s Plus,其中iPhone 6s Plus是备机。这几位亲戚都是家庭条件较好的,iPhone X是评价君的后辈在使用,一位收入还算不错的直播网红。

2,三星

三星手机在评价君的亲戚中有两款,分别是旗舰级的S7 Edge和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的C9 Pro。两款手机都是评价君的长辈在用,子女为其购买。不过说实话,如果是在大街上的话,是几乎见不到三星手机的,也许是子女对这个品牌有偏好。

3,华为

如果算上评价君自用的华为Mate 20 Pro,那华为手机有三款。另两款分别是华为P9 Plus和华为nova3e。其中的华为P9 Plus是指定单位办公专用手机,预装有专门的OA平台、管理平台和绩效考评系统。另一款华为nova3e似乎是专门买回来自拍用的,这款手机发布时也是以自拍为卖点。

4,小米

评价君家里有3款小米手机,是所有亲戚里唯一有小米手机的。其中包括自用的红米Note7,还有老人用的红米Note5以及红米5 Plus。其中红米5 Plus最早买来当做老人机用,不过立刻发现64GB容量完全不够,于是去年专门买了128GB版的红米Note5,然而现在可用容量也就剩30GB了。

5,山寨机

没错,除了这些还有一款山寨机,因为太罕见所以评价君专门留了影。为啥还有人会买山寨机?带着这样的疑问评价君还真用了一下,于是真相大白了。这是一位老年亲戚误入某X销平台大量充值后得到的赠品,内置专用APP,最初用于该平台充值、消费以及成员之间互相联系(洗脑),然后去年暴雷。虽说不是买来的,但比买更贵,估算一下这款手机价值好几万吧,细节就不敢再问了,怕老人伤心。

简单说一下餐桌交流之后的结论:

评价君老家这里移动互联网应用体验和大城市差不多,对互联网已经非常依赖。但互联网品牌手机渗透率极低,用户认可的还是苹果、华为,最多再加上他们觉得太贵的三星,其他别说什么小米魅族之类,就连和华为一家的荣耀都不认。

从图上可以看出,除了评价君之外,所有的亲戚都好几年没换手机了,并不是买不起,而是完全没有消费的动力。尤其是小城市里上年纪的人居多,除非是现在的手机坏了,否则不会在这上消费。

既然没有互联网品牌,为什么也没有OPPO和vivo两大线下王牌?还是回归到品牌认知问题,这两个品牌偏年轻化。评价君的叔叔们以及他们的孩子当中,OPPO和vivo的普及度倒是相当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子女比评价君更年轻。

最后评价君想起了前阵子网上流行那句话:“中国太大,大到你以为985、211满地都是,其实本科才占全国4%。”也许对于手机行业也是如此,看似代表尖端科技的各种新品、象征时尚生活的各种品牌,其实都还没有完全落地。离开了一二线城市之后,大多数品牌的渗透能力直线下降,以至于生活中几乎没有他们露脸的机会。手机销量前五与其他品牌之间的差距,大概就是这么拉开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