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部手机品牌新机不断,实力不足的小品牌如何生存?

 数评时代 2020-11-02

最近一年多时间,随着金立的突然倒塌,锤子的慢慢倒塌,以及美图手机的转交,手机市场的品牌迅速集中,国产手机的主要玩家还有华为、小米、OPPO、vivo、努比亚、联想、魅族等几家,已大幅减少。

但同时,我们似乎感觉不到新手机的减少,反而很多手机扑面而来。为什么现在的手机还是很丰富,甚至过于丰富呢?让我们看看这个品牌减少话题增多的时代,大家是如何抢眼球的。

大品牌圈地扩张,手机市场淡季不淡

先看看为什么说手机市场遇到淡季,但却并不平淡。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7693.1万部,同比下降11.9%。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总体销量的下降成了一个无形的压力,让手机厂商们紧张和兴奋,紧张是竞争更残酷了,兴奋则是机会来了。让我们看看头部品牌都做了什么。

首先,增加子品牌。华为有荣耀和nova,小米有黑鲨、美图、红米,OPPO有realme,vivo有iQOO,这几家都分裂了很多字品牌,让市场一下子热闹起来。仅这四家,国内就有11个品牌,这样产品数量能不多吗?

其次,延伸手机外延,比如10倍变焦手机,是向相机领域延伸,折叠屏幕,则是向平板延伸,还有7英寸的游戏手机,也是向游戏领域的延伸。现在已经有手机配了风扇了,估计向笔记本延伸也是个时间问题。

第三,拍照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造成了很多功能丰富的产品。比如,后置四摄,可以选主摄,超广角,变焦,景深,夜视,TOF,选择多样,如果这些技术都应用上,总体上实现五摄都是很容易的事情。

第四,就是携手产业升级,比如移动互联网,比如京东方、富士康等上游,以及索尼的CMOS,高通的芯片,5G的基带,与智能出行的无缝连接等等,都有手机的身影。

因此,我们看到身边手机的话题依然很多,新闻不断,热点不断,每隔几个月还有一个劲爆的产品。

同样是营销,有些是机会,有些是陷阱

但是,问题也来了,有些手机品牌宣传势头不错,营销有声有色,业界不断发声,与其他品牌互动迅速,但大家关注的只是其制造出来的话题和新闻,却不关注、不讨论产品本身。发布会结束,营销一轮结束后,大家不会去继续深挖产品,这是最悲哀的地方。

比如说,一些以设计见长的手机产品,设计美学本身是一个个人主观分析很浓的环节,在产品配置、售价公布后,仅靠设计确实很难引起话题,设计好是应该的,而非一个爆点。按一个业内朋友的观点,现在都是拼卖点拼技术,谁跟你比美啊!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OPPO、vivo等品牌,就不会太宣传手机的外观设计,而是提供更醒目的机械升降镜头,并以此来加深印象,强化科技感。

毕竟,比起落后的小品牌,vivo、OPPO还有着庞大的渠道,产品做好开始卖就可以了。而小品牌从生产,营销,到大规模销售,处处都有难处。如果不能正视现实,从实际角度设计产品,而是加入更多的营销考量,则对产品销售也会更为不利。

所以,同样是营销,有些是机会,有些则是陷阱。对于小品牌来说,在话题和营销上过于投入,并不一定能扭转战局。

现在进入综合实力的比拼

所以回到那个话题,华为小米蓝厂绿厂靠什么胜出?答案依然是综合实力,从研发、采购、渠道、营销、销量等等,综合实力的比拼。

综合实力的比拼,意味着仅靠某一项的突出表现,是不能赢得反转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锤子,虽然老罗人气知名度极高,但仅靠营销,并不能改变在研发、生产、资金上的羸弱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开发有特色的产品,加上各类配件,力求实现盈利,保持健康的资金状况,显然是更为务实的。

从现在看,很多品牌没有做手机,但也做得风生水起,比如极米做投影机,科沃斯做扫地机器人,北鼎做热水壶,傲胜做按摩座椅,都是一个个成功案例。

锤子虽然在后期转向了净化器,加湿器等品类,但时间已经比较紧张,运气也不太好,最终没有成功。

在此,还是希望小品牌不要去和几个头部品牌硬拼,因为现在的时间点显然是品牌集中的时间,保存好实力,获得稳定的收入,继续提供精彩的产品。毕竟,还有一群忠诚的粉丝在等待着你们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