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通发布QC5.0技术:100W快充门槛降低,不再被少数品牌把持

 数评时代 2020-11-02

前一阵子不少手机品牌开启了快充大战,充电功率动辄冲上100W甚至更高,刷新了很多人对于快充的认知。然而这些快充规格全都是基于私有快充协议,不能互通而且对使用环境要求极其严格。现在这种情况终于被打破,因为高通推出了一个升级版的通用快充协议——QC5.0,未来产品只要采用高通的这套方案,都可以实现100W快充。

高通的QC快充协议到现在已经有7年历史了,从最早的Quick Charge到现在的QC5.0,充电功率提升了10倍,充电速度更是提升了10倍以上。这次高通的规格升级非常重要,因为目前正在使用的QC4.0+,最大充电功率只有28W,对于现在的5G手机来说,连作为中档手机标配都不够格。实际上QC4.0给手机带来的改变也只有一项,那就是快充必须使用USB Type-C接口,仅此而已。

高通Quick Charge技术停滞带来了两个负面后果,第一就是追求更快充电速度的手机品牌选择了私有协议,各品牌充电技术不能互通造成了现在群雄割据的局面,对于用户来说换手机的同时还需要换线和适配器才能用上快充。第二是高通在快充竞争中全面落败,因为通用快充协议不止一家,像现在USB PD快充协议就已经抢去了一部分市场份额,更不用说还有虎视眈眈想借机上位的MTK。

根据高通官方的介绍,引入QC5.0之后,手机最快可以5分钟充满50%电量,充满一块4500mAh电池只需要15分钟。更重要的是大功率快充的门槛大大降低,对于很多没有能力像大厂那样研发大功率充电技术的手机品牌来说,只需要引入高通新发布的SMB1396和SMB1398两颗充电管理芯片,就能实现最高100W快充,一下子提升了手机品牌的竞争力。

所以相对于快充功率提升来说,高通推出QC5.0更大的价值其实是打破了某些品牌对于高速快充技术的垄断,降低了技术门槛,让100W快充成为绝大多数手机品牌可以使用的技术。所以尽管不少手机品牌此前在快充上"炫技",未来这个卖点免不了被廉价化,不再成为少数品牌独有的优势,从这点来说QC5.0相当有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