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有决胜未来的六大能力吗?

 我的最爱洋芋 2020-11-02

在这个物质财富充裕、自动化盛行、工业4.0即将来临的时代,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在传统行业,经常问自己:我是不是会被机器所取代?我做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有意义吗?我是在浪费生命吗?

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么,但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有点害怕,有点茫然,但当下最重要的是想怎么解决。《全新思维》就告诉你在即将到来的时代,你更需要什么。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古典(一位生涯规划师)的强烈推荐,年初买来的,之后就一直放在书架里没动过,这阵子没什么书可读就把它翻了出来。

一直放在那里是因为它叫《全新思维》,看着名字就是很难读的一本书。但当我打开它的时候,才知道它和我想的不一样:除了浅显易懂的文字外,还有各种小例子,还有各种可参考的工具,真的不存在不好读。

全书都在复述的是决胜未来的六大能力——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


简图

写在序之前的简图让你对全书有一个概况,当你读完全书再来看这张图,就会一目了然,对书中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

从信息时代迈向概念时代
在信息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是线性思维、逻辑能力以及类似计算机般的能力;而在概念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是创造型思维、共情力和把握全局的能力。

传统行业盛行时,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强是必须的,大家都在强调做事情不要带有感情色彩,一定要刚正不阿,更多的是把事情做对,而这就是左脑思维。而现在,互联网盛行时更多被提到的是用户需求,怎么以用户舒服、喜欢为主导,右脑思维被强调。试想想有多少产品是击中了你的内心,或者你就喜欢某款产品的外表、设计而买它的?这就是概念时代,右脑思维。从信息时代迈向概念时代也就是从左脑思维向右脑思维的转化。

《全新思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左右脑的区别以及为什么我们会从左脑思维逐步转化为右脑思维;第二部分就详细的阐述了这六大能力。

第一部分:左脑是狐狸,右脑是刺猬

左脑是理性的,擅长逻辑思考和分析,符合我们对大脑的一切预期。而右脑是无语言能力的,擅长非线性思考和直觉判断。

·左脑控制右侧身体,右脑控制左侧身体
·左脑是按先后顺序运作的,右脑是同步进行的
·左脑专注于理解字面含义,而右脑专注于领会情境、语境

左脑与右脑是共同运作的,无论哪一半脑受到损伤,都不能完全理解语言。

假设一天晚上你们情侣正准备晚餐,中途你女朋友发现你忘记买晚餐所需的关键配料了,于是你女朋友抓起钱包、撇了一下嘴、瞪着你生气的低声说道:“我去超市了。”

几乎所有大脑功能健全的人都会明白,你女朋友的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你女朋友要去超市了;二是你女朋友非常生气。其中你的左脑意识到的是第一点,即识别你女朋友发出的声音以及这句话的句法,领会其字面意思;而你的右脑意识到的是第二点,即普通的中性词“我去超市了”不再保持中性,你女朋友瞪着你的双眼和充满怒气的低语都表明:你女朋友很生气。

左脑让生活更加美好,但未必让我们更加快乐。这本书是美国作家丹尼尔·平克在2005年写的,当时他写道:在自动化盛行、亚洲的崛起和物质充裕的时代,左脑思维已经不足以满足我们,只有具备电脑无法企及的能力,才能在未来占据领先地位。想想现在的我们,自动化盛行,工业4.0的大潮马上来临,物质也很充裕,我们也确实崛起了,很多手工业或制造业工厂已经往非洲转移,我们已经不再是当时便宜的劳动力,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吃饱,我们有时更多地想我做这份工作的意义,以及它能不能给我带来快乐,这在10几年前是很少或难以想象的。

2004年,哥哥当时是中专,学习锅炉制造专业,但由于喜欢报名学习了软件(当时还不是很流行,只是一个培训机构在他们学校做宣传),他和同学几个人在快毕业的时候一起编了个小游戏,几个人还在高兴之中,班主任过来说:“你们几个太不务正业,能不能干点正经事,赶紧找个工作。”但想想现在,制作出游戏的程序员,是被大家所称赞的,这就是左脑思维转化为右脑思维,是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

第二部分:六大能力详解

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和意义感这6大能力将日益指引我们的生活,重塑我们的世界。一直以来,这些能力都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要素。但在进入信息时代后,他们的影响逐渐衰退。当前的面临的兼具挑战就是重塑他们的影响力。

设计感-人人都是设计大师
设计,是每个人每天都会做的活动。优秀的设计能够改变世界,而“设计师就是改变的缔造者”。我们无须了解他们,只需将自己打造成设计师。

想想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件产品是你仅仅觉得它好看而买它?就在前两天逛超市,我无意中路过纸巾区,看见一款纸巾的包装设计特别符合我的口味,即便我不需要我也买了它。那么想想,即便我们要买纸巾,这么多纸巾,他们能有多大的区别?薄厚、质感、设计、价钱。当价钱在范围内,质感很好的几个纸巾中很容易就挑选出你喜欢的那款设计。

我们现在更多的是为设计买单,而不是物品。想想小吐司炉,一般人每天最多使用15分钟,在其余的1425分钟的时间里他就那么摆着。换句话说,吐司炉1%的时间是用于使用的,其余的99%的时间都是用来展示的。那么,为什么不买一个设计优美的呢?

故事力-做生活的策划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人人都是个人生活的策划者。一定要倾听别人的故事,让人生存下去的不是食物,而是故事。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会把自己多年的经历、思想和情感浓缩成几个故事,讲给自己或别人听。人们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然而在物质财富极大充裕的时代,会有更多人有更多机会可以进一步发现自我探寻人生的意义,因此,个人故事会更加普遍,对它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在孟非有一次的节目中,有位来信者的朋友要把自己的经历拍成电影,然而他的生活和能力不足以供养他的梦想,他的朋友看不下去,希望他可以生活的更好一点,不总是吃馒头而找到孟非求助。
“到底有什么故事、什么经历让你觉得你一定要拍成电影的?”
“ 我的故事很传奇的,我从十三岁开始飘着,到现在还能健康的活着是一个奇迹。”
“ 那到底是什么事情”
“自己的生活经历非常多,也过得非常苦,想把这段日子拍成电影。”
那你觉得这个电影你想看吗?你觉得传奇吗?之后,孟非又说起他的一件事。

那是一个大年初二的深夜,记得是12点多,他们刚拍完纪录片往回赶路,一路都是盘山路,他们开了两个多小时。车上有人想上厕所,司机就把车靠路边停了下来。朋友去上厕所的时候,他们就看见离他们10米远的地方有个姑娘在那站着,他们就想这大晚上的姑娘在那是迷路了吗,怎么这么晚的还在外面?他们就想过去问问,正好朋友回来,他们就打算开车过去问问。刚启动车子,那姑娘就往山底下跑了,他们就开车追,他们追了好久也没追到姑娘,当他们到酒店的时候互相对视了一下,打了个寒战。(此故事与孟非口述有些出入,详情请观看《四大名助》节目其中的一期。他的口述故事力更强)

当然了,孟爷爷说这只是他当时随便编的一个,但是前后的对比是明显的。

交响力-发现系统与整合之美
“发明第一个车轮的人是白痴,而发明其它三个车轮的人却是一位天才。”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擅长系统思维。
把各个独立的要素组合在一起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而不是分析能力;是发现看似无关的领域之间联系的能力;是识别大模式,而不是解答某个具体问题的能力;是把别人都认为无法匹配的因素组合起来,得出某种新观点的能力。

当今时代最流行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多元化!我们从事的工作要求我们能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我们生活的社区有着多元文化,我们的娱乐活动也离不开多媒体。以前,只要精通某一领域就可以取得成功,但是今天能获得最大回报的,是那些在不同的领域也能游刃有余的人。我们把这些人称为“跨领域的人”。他们具备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会说多种语言,并在丰富的人生体验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他们过着多元化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生活更加精彩,更有成效。

共情力-与他人产生共鸣
我们是在和人打交道,而不是物品。共情不是同情,不是惋惜别人的不幸,是与他人产生共鸣。

共情力是站在别人的立场、凭直觉感知他人的感受,即设身处地的用他们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体会他们的感受。大部分时候,这一行为是自发的,是人的一种本能而不是刻意为之。然而,共情力不是同情,不是惋惜别人的不幸,而是与他人产生共鸣,即想想如果自己是那个人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共情力是一种大胆的假设行为,是虚拟现实的最高境界,即深入他人的思想从他人的角度来体验这个世界。因为需要熟悉他人,所以共情力还涉及模仿,这也是为什么看别人打哈欠自己也会打哈欠,看别人笑,自己也会笑一样。

人类一直梦想着能够赋予电脑情感,但在“情感信息处理技术”领域一直未能取得冲破性的进展,电脑所从事的依然只是辨别面孔这样的初级工作,还谈不上甄别更细微的表情。有些内置呼叫中心的语音识别软件能够检测到高音、节奏和音量方面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紧张情绪的表现。但是当该软件识别了这些信号之后会怎样呢?它会把电话转接到人工服务台。所以,共情是电脑难以复制的情感处理能力,我们要做的也就是电脑无法替代的工作。

娱乐感-拥有快乐的竞争力
快乐和游戏不仅仅是快乐和游戏,笑声也不只是笑声。娱乐的对立面不是工作,而是沮丧。娱乐感,已成为工作、企业和个人幸福的关键。

娱乐感是工作、企业和个人幸福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游戏、幽默和快乐。
游戏,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大行业,这一行业正在向其客户传达全新思维模式,招聘了很多具有全新思维的新型工作者。
幽默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培养高情商,并开发右脑思维。
自发的笑声是快乐的标志,快乐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使我们得到更大的满足。我们将看到,在概念时代,快乐和游戏不再仅仅是快乐和游戏,笑声也不再只是笑声。

意义感-探寻人生的终极幸福
我们生来就是要探寻人生的意义,而不是来享乐的。理想的生活并不是在惊恐中寻找奶酪,而是走完这段路程,发现人生的真谛。

意义感是指人类生存的根本动力,是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每个人都有探寻意义的欲望,而外部环境和内在一致相结合后会激发我们的这种欲望。

你是否也会在繁忙的工作一天过后,失落的问自己:“我做的这些有意义吗?”这是我不止一次的问自己也不止一次听到我身边的同事在谈论意义感。

英国尔哈特认为,发达国家的运行规律正逐渐发生改变,“正从‘物质主义’价值观——及经济和物质安全至上的价值观,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即注重自我表现和生活质量的价值观转变”。美国记者格雷格·伊斯特布鲁克(Gregg Easterbrook)对此作了深刻阐释,他大胆阐释:“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的转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覆盖范围达到了亿万人群,也许这将成为当代文化发展的主流。”

这六大能力就是决胜未来的重要能力,你是否也对此表示赞同,是否也产生了共鸣?拥有这六大能力就会在即将到来的概念时代脱颖而出、更胜一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