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才算真正的爱国?

 种花家的熊孩子 2020-11-02

正文共计1504字

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本文原载公众号「有逼数」

转载请注明来源

想了想,还是说几句吧,虽然目测是答主钓鱼,但是忍不住想咬钩。

首先,真正的爱国需要明确什么是“国”以及为什么要爱国。道理很简单,如果你连什么是“国”都搞不清楚,那谈什么爱国?

关于国家的定义其实有一大堆东西,从个多角度,多个范畴来定义的。但如果将这些内容高度概括一下,国家起码要包括这四个要素:国土,人民,文化,政府,而且这四个要素是缺一不可的。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清和民国是一回事吗?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又是一回事吗?显然不是。

因此,爱国,爱哪个国,这是必须要明确的东西。

在这里是无需讳言的——这个问题中谈到的爱国,以及本人爱的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民国,不是大清国,也不是明朝元朝宋朝唐朝⋯⋯上述这些朝代国家,已经被划入了历史的范畴。

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存在过的国家,而非当下具体的国家,就像文天祥也不会爱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历史就是历史,没法揉成一团。爱国固然要铭记历史,追忆过去的辉煌和苦难,汲取经验和教训,不过这属于“国家”概念中的文化范畴,如果你要是说“唐朝强大所以我们就应该把唐朝恢复作为祖国”,那就是本末倒置,不是深度中二就是脑袋有坑。

那么有人问了,像文天祥,岳飞,邓世昌这样的人物也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什么如今还要把他们称为爱国英雄?我国的缔造者们当年出生在民国,出来反抗是不是算“不爱国”?

其实道理也同样简单:

其一,这些人物均在其当时所在的时代,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捍卫自己的国土,人民,文化和政府。这一点和其所属政府是否负责并不存在矛盾——政府归根结底也是人组成的,如果一个政府的领导者背叛了其国土、人民、文化,那么你不能说他爱国。所以,大清后期虽然混账但并不能阻止邓世昌这样的人出现;

其二,一些英雄所处的历史环境中,民族矛盾还是以国与国的冲突表现出来的。因此他们在自己所处的时代符合爱国的标准,同时,他们又处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

只不过当下他们当年面对的民族问题不再以“国与国”的形式展现,当年相冲突的两个民族或许现在都包括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内,均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

当年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彻底的解决,不复存在,但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去否定当年为了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并取得部分成效者(比如他们的行为在当时客观上对文化的保留和延续,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是起到积极作用的)。

因此,当下对于这些古代爱国英雄的认定,是根据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背景为依据的,并不能把当下的民族文化现状代入到以前或把以前的历史环境代入到当下。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把当下我国的民族政策和现状代入到明末,那袁崇焕和努尔哈赤是不是都应该算民族分裂?反之,如果把古代的历史环境代入到现在,我们不成还要退守到长城以内?这就很滑稽了。

目光不由瞥向某粉和某汉。

那么,为什么要爱我们当下这个具体的国家呢?因为她确实值得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