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学院】成语误用Top榜!写作文时可千万得避免!

 华教数媒一小兵 2020-11-02

很多学生在学习写作之初,老师常指点作文技法时,鼓励同学们多用成语。文章中恰到好处地使用成语,会让文章既简洁明了,又喻意深刻。

然而,很多成语的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错别字、生搬硬套、望文生义.....在此总结考试中频繁出现的错误用法榜单,同学们写作时要避免哦!

1.半斤八两

释义: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误用: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2.暴殄天物

释义:任意糟蹋东西。“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

误用:有的年轻人在生活上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暴殄天物,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3.不绝如缕

释义:像细线一样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误用:“五一”长假,来黄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不绝如缕

4.不孚众望

释义:“孚”——使人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

误用: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世界杯上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句中应用“不负众望”)

5.白驹过隙

释义: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误用:这盘棋,让何山对王江,那还不是白驹过隙,轻而易举取胜。(没有轻而易举的意思)


6.不名一文

释义:“名”——指占有。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误用: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句中可用“不值一钱”)

 7.不刊之论

释义:“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不刊”,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误用:这篇文章写得太差,真是不刊之论。 

8.不可开交

释义:“开交”——结束,解决。无法摆脱或结束。

误用:新春佳节将至,这家著名的大商场人头攒动,挤得不可开交。

9.从长计议

释义:指放宽时间慢慢商量考虑,不急于作决定,也指慢慢设法解决。

误用: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从长计议,确定了长江二桥通航标准。(句中可用“从长远考虑”)

10.参差不齐

释义:长短高低不齐。不用于时间有先有后。

误用:多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11.当仁不让

释义: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误用:就为了一只鸡蛋,李大婶吵得嘴角冒白沫,卖鸡蛋的小贩更是当仁不让,声音越来越高。

12.豆蔻年华

释义:“豆蔻”——植物名。比喻处女。唐杜牧有诗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时指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误用:经过挑选,名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子踏进北京警院的大门,她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

13.登堂入室

释义:“堂”、“室”——古代官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人在学问或技艺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误用:朱光潜幼年常蹲在教室窗下听父亲讲谋,一次被父亲无意间发现,便让他登堂人室,他成了父亲最年幼的学生。(句中望文生义,闹了笑话) 

14.耳提面命

释义:拉着耳朵当面教导,形容教诲恳切,要求严格。

误用:教育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家长作风。


15.风起云涌

释义:“风起云涌”常比喻多样力量或事物并起,发展迅速,声势浩大。

误用: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长江,以风起云涌之势迅速地歼灭了盘踞在江南的国民党军队。(可用“风卷残云”。)

16.俯仰之间

释义:形容时间很短。

误用:庐山瀑布离我们很近了,就在俯仰之间。

17.高屋建瓴

释义:“建”——倾倒;“瓴”——水瓶。把瓶水从高屋脊上向下倾倒。比喻居高临下,其势不可阻挡。

误用:这座度假村建在山的最高处,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海,远远望去,的确给人以高屋建瓴之感。

18.歌功颂德

释义:多用于贬义。

误用:这些作家用他们的火一般的激情,为社会主义歌功颂德。

19.汗牛充栋

释义:“汗牛”——使牛出汗;“栋”——栋宇,屋子。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

误用:以儒家正统的孔子和孟子的传世之作为例,其内容难道不也是汗牛充栋、杂七杂八吗?

20.见仁见智

释义: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误用:他观察敏锐,在学术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应用“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21.门可罗雀

释义:门前可以张网捕雀,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

误用:可是好运不长,餐馆逐渐由门可罗雀到无人问津,终于关门大吉。

22.目无全牛

释义:宰牛时,眼力完全集中于骨骼间隙之间,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比喻技艺纯熟高超。

误用:沙尘暴的形成,与人们对森林的滥砍滥伐有关。因此,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只顾眼前的行为是要不得的。(句中误解为不顾整体和全局。)

23.名不虚传

释义:流传开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

误用:每一名中学生都应遵守中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中学的全部课程,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这里该用“名副其实”。)

24.逆水行舟

释义:比喻不前进就要后退。

误用:我学数学进步较快,而学语文却如逆水行舟,进步缓慢。(没有前进缓慢的意思)

25.上行下效

释义: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误用: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父母的要给子女做出表率,上行下效嘛。

26.身临其境

释义:亲身到了那个地方。

误用:只要你身临其境为我们想想,就会同情我们的处境,不会对我们这样求全责备了。(应用“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

27.莘莘学子

释义:“莘莘”——众多的样子。众多的学子。

误用: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28.生灵涂炭

:“生灵”——指百姓;“涂炭”——泥沼和炭火,比喻困苦。形容在反动统治下,广大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误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生灵”就指“人民”) 

29.首当其冲

释义:“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对方的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遭受灾难。并非指冲在最前面。

误用:足球比赛正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30.趋之若鹜

释义:“趋”——奔赴,归附;“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地争先恐后地跑去。比喻成群的人争着去。贬义。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误用: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31.期期艾艾

释义: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误用: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缝间而期期艾艾。(应用“自怨自艾”。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32.文不加点

释义:“点”——涂改。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

误用:只见他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不消片刻,一篇佳作便展现在大家面前。只是文不加点,难以断句,不能不说是白璧微瑕。(句中误为不加标点)

33.栩栩如生

释义:“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事物的形象,描写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误用:她的演技,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扮演的慈禧太后栩栩如生,演得真绝了。

34.鱼目混珠

释义: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

误用:这些打着私营企业家旗号的人,也是鱼目混珠,其中有真正想干一番事业的,也不乏骗子。(应用“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

35.偃旗息鼓

释义:“偃”——放倒。放倒战旗,停敲战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动,形容军中肃静无声,毫无动静。后来比喻休战或无声无息地停止行动。一般不用于胜利者一方。

误用: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我军全歼守敌,打扫完战场,便偃旗息鼓,凯旋而归。

36.饮鸩止渴

释义:“鸩”——浸过鸩鸟羽毛的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只图解决眼前困难而不顾后患。

误用:如果我们把缺点、错误掩盖起来,装作看不见.那无异于饮鸩止渴。(句中“把缺点、错误掩盖起来”,无解决眼前困难的意思。)

37.义不容辞  

释义: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误用: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长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是“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38.一蹴而就

释义:“蹴”——踏;“就”——成功。踏一脚就成功,形容轻而易举。

误用:11月3 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  工程捷报飞传,上下游围堰合龙工作一蹴而就,顺利  实现大江截流。

39.置之度外

释义: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多指执著追求而不考虑过多。

误用:有的领导干部经不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诱惑,生活腐化,把党的教导和人民的期望置之度外。

40.罪不容诛

释义: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误用他多次小偷小摸,罪不容诛,但公安机关最终释放了他。

41.炙手可热

释义:“炙”——烤,烧。手一接触就感觉到热得烫人,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误用: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到来之际,“二战”成了时下影视文学创作中炙手可热的题材。

42.置若罔闻

释义:“罔”——没有。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

误用:商品这个东西我们天天见它,有些人却置若罔闻,不去研究它的规律,这是极其错误的。(可用“熟视无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