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顿悟!妨碍你作文得满分的,原来是你冥思苦想的形容词!

 华教数媒一小兵 2020-11-02

你这么爱用形容词,你老师知道吗

文 | 一堂作文课

对初学写作文的孩子来说,用几个形容词(含副词)来点缀句子,可以贴切地表现出人物的情态、事物的模样、景致的风貌等,似乎可以让家长喜上眉梢。比如3年级的孩子面对看图作文,不仅能写出故事的情节(尽管简略),还能用上几个形容词,一般来说都能拿到高分。但是,对初学者来说是可以的,对初中生而言就要尽量减少为宜,过多的形容词不能让你的文章有切实的进步。

形容词首先给人以低幼的感觉。比如我们在给小学低年级学生看的文章中,经常见到诸如“绿油油的”“毛茸茸的”等字眼,尤其在低幼的绘本当中。这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也许是好的,但到了学写作文的高年级阶段,如果还停留在这样的层次,给人的感觉就比较幼稚。

副词的使用也是如此。我们以故事为例,当你写一篇寓言故事时,真正有趣的、有价值的是情节的设计,以及在故事情节背后所体现的思想、主题。当你涉及到一些动物时,你不一定非要写:大象开心地说……猴子兴奋说……长颈鹿开心地说……,为了故事的简洁,你只需要写:大象说……猴子说……长颈鹿说……或××反驳……,就可以的。这样的叙述给人的印象比较简洁,而不是啰嗦。如果每个动物都需要形容词和副词来加以修饰,句子给人的感觉就容易冗长、啰嗦。

不少同学之所以喜欢用形容词、副词,来点缀整个句子,可能有这样的原因:一是来自字数的压力。想到写到一定的字数不容易,所以就有了凑字的嫌疑;二是背诵了一些所谓的“好词好句”,需要调动这些资源使用上。无论出于哪种原因,都不该过度使用形容词、副词。一篇优秀的文章可以短小精悍,文章的长短不是文章质量的主要标准,一部《道德经》也不过5000余字,然而传承到今天。也建议大家不要去背诵所谓的“好词好句好段”,汉语中没有哪个词是坏的,只要你运用得当,都是你需要的。

所以我们强调:不要刻意寻找和使用那些让句子看起来华美的形容词、副词,对学生来说,能把叙述这一手法首先扎实地掌握最重要,继而是向着学会故事情节的设计,这样才能让自己踏上正确的作文之路。一味追求言语的华丽,可能造成孩子思想的贫乏、情节的单一等作文问题,更会让孩子远离作文的真谛。其实,越是成熟的文风、越是有力量的文章,就越提供简洁的话语,越追求内在思想的深刻、角度的新颖,而不是在句子的华美上做文章。

当然我们这一强调,并非形容词和副词毫无用处,其目的是少用——减少使用,不过度地使用,当你在行文当中确有必要使用一次时,就不妨使用一次,这一次的使用可以让文章的表达更出彩,就可以。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最后举一个经典的案例:

典型案例

叶开在《对抗语文》一书里,专门有一个章节叫做“语文之痛”,指出一些作品在编入课本时,被编撰者以削足适履的手法,加以了低劣的改写。其中一个例子是,安徒生的童话《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到了叶开女儿的课文里不仅改名为《一颗小豌豆》,而且光是开头也差异很大。书中列出了两种开头:

安徒生: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它们都是绿的,因此它们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事实也是这样!豆荚在生长,豆粒也在生长。它们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雨把它洗得透明。这儿是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明亮,晚间黑暗,这本是必然的规律。豌豆粒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同时也变得沉思起来,因为它们多少得做点事情呀。

编者写:有一个豌豆荚,绿莹莹的,好像一间绿色的小房子,里面住着五颗豌豆,也是绿莹莹的。它们一排儿坐着,谁也不跑来跑去。时间一天天过去,豌豆荚慢慢地变黄了,豌豆也慢慢地变黄了,它们长大了,长得结实了。

叶开认为,安徒生原本第一段,简单有力,清新有趣。改写过的开头,很低级地把豆荚联想成了“房子”,还给这段话中加上了两个“绿莹莹的”这样做作的词。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