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个老师】会读就能写——“冬”去“春”来

 华教数媒一小兵 2020-11-02

会读就能写 

——“冬”去“春”来 

河南县三中高级教师,省级骨干,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级特色教育优秀教师。网名“老英”,主持诗先锋“现场诗歌俱乐部”论坛、“大息地”论坛,管理“新教师成长网”网站。 

关于《春》的评论

朱自清先生写于1932-1933年之交的《春》,堪称抒情散文的经典。对这篇美文的赏析吟咏篇什可谓多矣,只是近来方听到有更为深入的批评。

如钱理群评论道:“你自然会觉得《春》的语言形象、音韵都太繁复,使人有点应接不暇,色彩也过于浓艳,令人眼花缭乱……它是漂亮、缜密甚至华丽的。这确实是一种刻意的追求(你可以感觉到作者的用力),根底上又是在执行时代的‘命令’”

孙绍振认为朱自清的感情是“刻意诗化了“,并注意到有些话并不像而立之年的人说的,而是用“朱先生想象中孩子的激动,孩子气的欢欣”。从这点出发,孙绍振教授认为结尾三个排比中的最后一句“作为文章的点题句,却可能脱离了文章整体。因为在这篇文章中,读者感受最深刻的,大都是优雅的、天真的、孩子气的单纯,而不是什么‘健壮的青年’‘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春》与朱自清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杜甫《偶题》

我不禁又想到杜甫那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在此之前,朱自清先生创作的《荷塘月色》、《背影》多么朴素深挚,为何到了“文章老更成”的时节,却写出如此“华丽”的《春》来?

我认为这与朱自清先生创作方向的转变有很大关系。朱先生以新诗创作崭露头角,到清华任教后转入散文创作,1931年从英国留学归来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此后除出版一本《你我》之外,就是《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此后就再无散文新作。而《你我》一书,已多是议论性随笔,另外有一半是“序”和“跋”之类的实用文。这样算起来,《春》应该算是朱先生由纯粹的“散文”专向“学术”的过渡性作品。

此后,朱先生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诗歌、语文和文学教育理论的研究上了。

更进一步来说,《春》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还在于其“语文”性。这篇美文美得太精致,也美得太规范,简直就是为《语文》教材量身定做的,也可以做学生写作的完美范本。

春天的情感

幸福与新生的喜悦

朱自清的“春”

叶圣陶等一批文学前辈在谈到朱自清的文学贡献时,首先肯定的是他“勇于在语文方面作种种实验”。从《春》这篇文章的刻意安排,精心的结构和细腻的雕琢方面看,它确实是朱自清先生这种实验性的成功尝试。

当然,朱先生这份“春天的感情”是真实无疑的。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1932年回国,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夫妻,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34月又喜得贵子,可谓事事顺遂,春风得意。

相较于他“荷塘月色”时期的孤寂的挣扎,此时的他已把心灵安置在自然和书斋之中了。1928年他还在《那里走》一文中表示自己要走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现在他却说:“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如此巨大的转变,只能说明朱先生做好了最为重要的人生抉择,不再迷茫,不再挣扎,要抛开过去的一切阴寒和徘徊,坚定地在学术领域“笑着,走着”,要跟着“健壮的青年”一直“向前去”。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的也确实是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这里的“春”是指朱自清先生的“新生“。他着力描述的”春天“,就是他当时真真切切地、每时每刻都体验到的幸福,以及将来未来的、充满希望的未来!

 所以他不但要用最美好的辞藻,最精致的结构,最热切的感情描绘它,甚至调用他生命中、记忆中、想象中一切美好的瞬间和意象,那些童年的,自然的,生活的……美好,纷至沓来,交响起一曲幸福的旋律。

当然,这也都是我在反复阅读的阅读后的一点个人之见,与知人论文的标准还相差甚远。 

如此轻薄地猜度先贤,也是受了朱自清先生在《古诗十九首释》中这段话的鼓励:“语言,包括说的和写的,是可以分析的;诗也是可以分析的。只有分析,才可以得到透彻的了解;散文如此,诗也如此。有时分析起来还是不懂,哪是分析得还不够细密,或者是知识不够,材料不足;并不是分析这个方法不成。” 

附:朱自清《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俏俏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所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