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发出6种信号,说明已经饱了,别再喂了,不然会伤害宝宝脾胃

 西窗竹影 2020-11-02

很多父母尤其是老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孩子能吃是福,认为孩子多吃一点才会长得快一点。殊不知孩子的胃容量是有限的,如果过度喂养不但不会让孩子身体好,反而不利于他的身体健康。

一、过度喂养的危害

1.吸收不良

过度喂养会加重宝宝身体里消化器官的负担,反而会引起消化吸收不良。表现为经常吐奶,大量吐奶,经常腹泻,肠道菌群失调。长期以往下去,宝宝的脾胃肯定是越来越差,更加不利于身体发育。

2.大脑早衰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这句话,吃得多的孩子容易变笨。这是因为如果肠胃一直超负荷运行,那么身体里的血液都会集聚在这里,那么大脑的血量就会减少,从而就会影响大脑的发育,甚至会导致智力偏低。通常情况下,肠胃需要的血液多了,脑供血就会变少,对大脑伤害是很大的。

3.心脏问题

道理同上,肠胃里的血液多了,那么心脏的血液就会减少,因为一个人身体里的血液量都是固定的。因此心脏的血液少了,就很容易引起心脏问题。

4.引发肥胖

有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婴儿期及幼年期如果长期过度喂养,那么当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是特别容易引发肥胖问题的。研究表明,3岁前的肥胖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宝妈们需要谨慎,这可是伴随孩子一生的,肥胖带来的危害想必不用多说了吧?首先就是影响颜值,其次就是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老话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判断宝宝是否冷热,只要摸下后背,冷了加衣服,热了就脱衣服。但是如何判断是否吃饱了呢?毕竟宝宝还不会说话,其实宝宝身体发出这6个信号,说明是真的饱了。

二、宝宝发出6个信号,说明是真的饱了

1.小便次数

通常情况下,宝宝一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最好不超过8次。如果说超过8次的话,那就说明宝宝摄入的奶量过多了,也就是过度喂养了。

2.大便性状

如果宝宝一天多次出现水样便,常常带有泡沫和绿色,那就说明肠胃消化不良引起的大便异常。正常的大便次数应该在每天2~5次。

3.体重增长

宝宝每个时期都有正常的体重增长范围,宝宝在出生后的前三个月,每周体重应该增加180~200g;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g;6~9个月时每周增加90~120g;9~12个月时每周增加60~90g。如果你家宝宝超出这个范围太多的话,那就说明肯定是营养摄入过多了。

4.吐奶多

宝宝的胃容量是有限的,而且跟大人相比是很小的,同时婴儿时期的胃是水平胃。在宝宝6个月以后肠胃功能才能发育完善,因此如果过度喂养的话,宝宝会出现频繁地吐奶。

5.喂养量大

有些家长在喂养的时候,并不会注意喂养量,总是觉得多喂点,这样宝宝吃得多也就能睡得踏实。其实不同月龄宝宝的奶量是不同的,对于新生儿的奶量大概在10ml,大约15天之后胃容量才会变成60~90ml。因此,家长需要注意宝宝的喂养量,如果总是超出标准,那么就很容易把宝宝的胃撑大。

6.经常哭闹

如果宝宝经常哭闹,那么宝妈就要注意是不是因为过度喂养导致宝宝肠胃不舒适,比如肠胀气或者肠绞痛等。

宝妈们,你家宝宝多大了呢?每天都需要多少奶量呢?你们是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