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5年,他只是军长,主动要求授中将军衔,主席:必须是上将

 闲云野鹤qpab3u 2020-11-03

导读:1955年,时任解放军第69军军长的董其武突然接到通知,在即将开始的解放军大授衔中,他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得知这一消息后,董其武寝食难安,认为自己资历浅,功劳少,上将受之有愧,所以专门打报告向上级部门申请,要求授自己中将军衔足矣。

但消息传到中央后,主席亲自批示:“别人可不授上将,但他必须是上将!”那么董其武到底有何来历,能让主席为他拍板授衔呢?

1899年,董其武出生于山西河津一个穷苦人家,父母常年在地主家做长工,为了让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不要像他们一样饱受压迫和剥削。在董其武6岁那年,父母将他送到了亲戚家的私塾读书。

从小聪明伶俐的董其武学习成绩很优秀,从私塾毕业后,考入河津县立高小。在县城读书期间,他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并立志将来要参军报效国家。恰逢山西督军阎锡山开办了“斌业中学”,虽然以中学为名,但实质上“斌业中学”就是一所军校,为的就是培养军事人才,扩大晋绥军的实力。

1919年,董其武报考了“斌业中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在学校中,董其武学会了指挥和武器使用等军事方面的本领,为他今后带兵打仗奠定了基础。

本来按照董其武的想法,从“斌业中学”毕业后,就加入晋绥军。可在毕业前,他不慎得罪了阎锡山的亲信,只能远走他乡寻求出路。为了生存,董其武加入过几支地方军阀部队,可这些军队都腐朽无能,根本无法施展才能报效国家。

1927年北伐战争爆发,国民革命军一路势如破竹,推翻了反动军阀的统治,特别是被称为“铁军”的第四军,名震天下。为此董其武慕名来到武汉,加入了第四军,担任侦察队队长、先遣总队支队长,参加了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结束后,不愿意打内战的董其武被排挤出了军队,他只能北上投靠时任天津警备司令的傅作义。两人见面之后,傅作义很欣赏董其武的为人和军事才能,就将他留在身边,当了一名参谋。从此之后,董其武一直追随傅作义十几年,是其手下的头号战将。

中原大战之时,连年战火,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这让立志报国的董其武倍感气愤,多次向傅作义表达了反对内战的意愿。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咄咄紧逼,董其武第一个站出来请战,要求上前线抗日。

1933年,已经升任上校团长的董其武,率领部队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抗战。在北京怀柔防区,董其武亲率部队与日军血战一天一夜,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刻,他甚至亲自上阵杀敌,头上戴的帽子都被击落,险些丧命,可他仍坚持战斗直到打退日军。

1936年,董其武升任第35军旅长,驻防绥远抵抗日军。11月,日军大举进攻绥远,董其武率部深夜奔袭日军,取得了红格尔图战役的胜利,打响了绥远抗战的第一枪。战后不仅受到了南京政府的嘉奖,就连延安的主席都亲笔写下“为国御侮”的锦旗表示慰问。

全面抗战爆发,董其武发誓要报效国家,驱除日寇。在随后的忻口会战中,董其武亲临前线杀敌,不幸被日军炮弹炸伤,属下劝他撤到后方指挥,可为了稳定军心,他只是让医护兵简单包扎了伤口,继续留在前线指挥,直到战斗结束。

除了作战勇敢,指挥出色外,董其武还与八路军积极交流,学习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在战场上多次重创日军。他本人因此不断得到重用,先后升任陆军第35军军长、第12战区政治部主任等职。

抗战胜利后,作为傅作义的得力助手,董其武被任命为绥远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成了一名封疆大吏。不过他打心底里反感内战,不愿与解放军兵戎相见。1949年,国民党大势已去,董其武带领手下4万余人宣布和平起义,实现了绥远和平解放。

绥远和平解放意义重大,它不仅加快了解放全国的进程,还避免生灵涂炭,挽救了无数百姓和战士的性命。

起义之后,董其武的部队被改编为第23兵团,仍由他出任司令员。朝鲜战争爆发后,在董其武的带领下,第23兵团入朝参战,为朝鲜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朝鲜回国后,解放军进行了整编,第23兵团改编为69军,董其武出任军长,不过虽然是军长,但他的级别却是正兵团级。

在1955年,得知自己被授予上将军衔后,董其武屡次推脱,他表示:“我是败军之将,之前为国家和人民做的贡献太少,在旧军队我是中将,现在能够再授中将就可以了,上将对我来说太高了。”

结束语:

对于董其武,主席亲自回应说:“共产党将领不授上将可以,但董其武必须授上将。从1933年起,董其武就在抗击日本侵略者,从1933年到1945年,12年的抗日爱国将领,这个上将理所应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