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网50周年丨阿瑟阿什的36小时非凡之旅

 网球之家 2020-11-03

从1968年9月9日下午开始,著名的摄影师约翰·齐默尔曼记录下了改变网球运动的36个小时。受美国图画杂志《生活》的委派,齐默尔曼跟随阿瑟·阿什开始了一段历时36小时的非凡之旅。齐默尔曼所拍摄的这组照片(下图)将首次出现在《跨越界线:阿瑟·阿什与196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一书当中,该书由汉尼拔与约翰·G·齐默尔曼档案馆联合出版。这组照片记录下了处于过渡时期的网球运动以及阿瑟·阿什的人生转折点。阿瑟·阿什从一名在地铁上完全不会被人认出来的业余网球选手成长为一名杰出的民权活动家,直至1993年不幸因病逝世。通过齐默尔曼的这组照片,人们可以一窥这位冉冉升起的网坛新星——阿瑟·阿什难得一见的时刻。

阿瑟·阿什差一点儿就错过了1968年的美国网球公开赛。这同种族问题没有任何关系,这是第一次有非裔美国人参赛的大型网球锦标赛。这同职业身份也没有任何关系,这是美网第一次允许业余爱好者和职业选手共同参赛。同样也是在1968年,这项“全美锦标赛”更名为“美国网球公开赛”。

美网50周年丨阿瑟阿什的36小时非凡之旅

(比赛中的阿瑟·阿什)

作为美国陆军中尉和西点军校军事计算机编程教师的阿瑟·阿什必须得到学校领导的许可才能够南下前往65英里之外的纽约森林山参加比赛。最终,时年25岁的阿瑟·阿什如愿休假参赛,他充分利用了这一机会,赢下了一场又一场的比赛,打进了很深的轮次。

在1968年那个混乱不堪,充斥暴动和死亡的夏天,阿瑟·阿什的故事即使没有被完全遗忘,也鲜为人知。如果当时的美国能够转移它的注意力,那么这个国家将深受启发。阿瑟·阿什将力量与控制结合在一起,巧妙地根据情况和对手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比赛策略,一路过关斩将。当比赛陷入僵局时,阿瑟·阿什总能镇定自若,充满自信,并从中吸取力量。无论是在草地赛场上还是在新闻发布会上,阿瑟·阿什都表现得不亢不卑,很有分寸;他笑着表示自己手头上有比刻板的网球比赛重要得多的话题。

美网50周年丨阿瑟阿什的36小时非凡之旅

(赢得男单冠军后,阿瑟·阿什与父亲相拥而泣)

早在决赛之前,阿瑟·阿什就赢得森林山球迷的支持,并深受通过美国公共电视网收看比赛的观众们的喜爱。决赛当天,阿瑟·阿什鏖战五盘,以14-12,5-7,6-3,3-6,6-3力克荷兰名将汤姆·欧凯尔。此外,阿瑟·阿什还闯入了男双决赛。和欧凯尔隔网相对的阿瑟·阿什毫不畏怯。当手握赛点的阿瑟·阿什以一记正手截击击败欧凯尔获胜时,他的脸上露出了典型的阿什式的淡然一笑;他高举双臂庆祝胜利,接着双手抱头绕场一周,眼睛紧紧地盯着脚下的绿地。

美网50周年丨阿瑟阿什的36小时非凡之旅
美网50周年丨阿瑟阿什的36小时非凡之旅

(结束男单决赛后的第二天,阿瑟·阿什搭乘地铁前去参加男双决赛)

第一位参加这项大型网球锦标赛的黑人选手成为第一位夺得美国网球公开赛冠军的黑人选手。讽刺的是,在阿瑟·阿什获胜的当天,人们议论的更多的是奖金而非种族问题。由于当时的阿瑟·阿什只是一名业余网球运动员,他不得不放弃1.4万美元的冠军奖金,只能领取每天20美元,共计16天的奖金。

美网50周年丨阿瑟阿什的36小时非凡之旅

(美国网球公开赛中心球场——阿瑟·阿什球场)

阿瑟·阿什后来又赢得了两座大满贯冠军奖杯。更重要的是,他成为一名人道主义战士和政治活动家,为理智发声呐喊。不幸的是,伟大的阿瑟·阿什去世得太早了。在阿瑟·阿什死于输血感染引发的艾滋病25年之后的今天,同时也恰逢他在美国公开赛首夺大满贯50周年之际,美国网球公开赛最瞩目的比赛继续在世界上最大的网球场——阿瑟·阿什球场精彩上演。(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Jon Werthiem 翻译:闿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