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畅 | 读王小燕散文《小院里的樱桃树》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0-11-03

读王小燕散文《小院里的樱桃树》


----文/刘畅----


近日,有幸拜读了王小燕老师的散文《小院里的樱桃树》,不禁啧啧称奇。作者不愧是省作协会员、优秀教师,文笔老道,无可挑剔。文章洋洋四五千字,娓娓道来,记述了自2005年春天,在自家小院栽种樱桃树幼苗,至今十五年的风雨历程。信息量大,从中可解读出多种内涵。

从创作题材上看,作者延续了一贯的写实风格。善于从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入手。观察细致,描写细腻,由点及面,见微知著。于细微处见精神,一滴水中见太阳。从常人易于忽视,不求甚解的事物中,发现其闪光点和精华处。加以提炼,打磨,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读之大受裨益,收获良多。

从描写技法上看,发挥了其专业强项。得心应手,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动用各种修辞手法。语法严谨准确,语言优美流畅;文笔清新明快,文风幽默风趣;叙述生动活泼,主旨意味深长;力避人云亦云,常有独到见解。时而化用一些常用词,于奇处出招,每每赋予新意。丰富了内涵,拓展了外延。能抓住读者眼球,随着其笔尖游走,心潮也随之起伏,总能给人欲罢不能的感觉。精彩处,击节称赞;紧张处,着急担心。直到追至结尾,仍意犹未尽。

王小燕老师的笔下,有山水风雨景物、草木花卉植物、鱼鸟猫狗动物。更主要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物。无论是人与物,都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起到了文艺作品应有的教育感化作用。


《小院里的樱桃树》从1998年春天写起,直到2020年夏季。在22年的时光里,展现了生活的变迁。先是乔迁县城独家小院的两层小楼,后来还另外买了小区单元楼。在小院花池,先是栽种了椿树、无花果树。因椿树的不适宜,不协调,及无花果树的树形不中看,果子不好吃,2005年又改种樱桃树。对这株娇贵的幼苗,作者把它当做孩子一样细心呵护。当时尚是青春少年郎的两个儿子,天天看着妈妈为树浇水。家里的波斯猫、京巴狗也天天为树“施肥”。小树很争气,很快长出新芽。但在十五年的“树生历程”里,也历经风雨,几经磨难。虽有主人公痴心不改的爱与护,但后面的这几年,因虽年年开花,但迟迟不结果,以及常有虫子从树上掉落,爱人先后两次欲举斧砍之。作者搬出婆婆做“援兵”,才保住了这棵樱桃树。家人见证了树的成长,树也陪伴了孩子们的成长。近年,两个儿子已先后娶妻生子,王小燕老师自己也从媳妇熬成了婆婆。

树生如人生,既需要自身顽强的生命力,也需要人的爱护与培养。十几年来,先是对它修枝剪叶,并铲除根部滋生小枝,只为避开围墙挡光挡风,让它努力生长。终于树冠擎出围墙,向蓝天自由伸展。渐渐枝繁叶茂,为家人撑起一片绿荫,送来清新气息。“随着春风的吹拂,花骨朵渐渐绽满枝头,那颜色没有梨花白,也不是桃花红,那种嫩黄让人遐想翩翩,远远望去仿佛天边漂来的云烟,细瞧花蕊粉不粉白不白,却恰到好处,那么柔软,那么可爱,好像刚刚出生的婴儿粉嫩嫩的脸蛋,肌肤绸缎般细腻柔美。蜜蜂来了,在花间打滚;小鸟来了,在树上亮着歌喉。满树的艳阳天,为我们带来丰收的希望。”然而,一场无情的春寒,冻伤了所有的花,一夜之间,花儿落尽,空欢喜一场。

好事多磨,又是一年春草绿,作者有一天发现树叶卷曲,原来是被虫卵当了巢,叶子被吃光,樱桃自然会流产。到了2018年夏天,樱桃树虽为小院搭起凉棚,仍从树上时不时掉下虫子,在院子纳凉的俩孙子经常被蚊虫叮咬。便让大儿子找来喷雾器,往树的枝叶上喷洒农药。终于片片舒展,叶叶绿肥,生机盎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2019年,第14个年头,作者终于见证了樱桃从开花到结果,再到长大成熟的历程。家人品尝了美味的樱桃,连邻居也分享了丰收的喜悦。

2020年,红艳如珠,娇嫩欲滴的樱桃,再次挂满枝头,又到了成熟的时候。年过半百做了奶奶的作者,兴奋欣喜地如孩子一样。架起梯子,爬上平房,从枝头亲手采摘自己亲手栽种的樱桃。这是胜利的果实,那真叫个美呀,甜甜的汁水,从嘴边流到了心里。两个可爱的小孙子孙女,也高兴地在树下欢呼雀跃,忍不住也顺着梯子往上爬。吓得奶奶连喊:“哎哟,我的天,危险。”此时,连小鸟也在树上分享胜利果实。想到“樱桃能丰收,蜜蜂功不可没,鸟儿也帮了大忙呀。蜜蜂为树传播了花粉,小鸟为树消灭了寄生虫。蜜蜂采花收获了花蜜,小鸟与我们分享劳动果实,理所当然啊!”

凝视着历经磨难,终于修成正“果”的樱桃树,作者兴致勃勃,虽未写诗,但唐代张祜的《樱桃》一诗,却涌上心头。樱桃树的故事在大团圆式的美满场景下结束,然而,文虽尽,意未穷。

樱桃好吃树难栽,暗示的是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容易,主题是爱家园。以小院樱桃树历经坎坷,最终修成正果,小院变成采摘园,树冠成了鸟儿的餐厅,融诗情画意于生活之中。本文除诠释了“樱桃好吃树难栽”的真谛,从开头乔迁新居,改善居住条件,也表现了时代的发展。从对一棵树的精心呵护,也彰显了爱心与真情。并从爱护植物和小动物的方面,也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还揭示了有播种总会有收获的道理,尽管过程有时是艰辛漫长的。另外,还给我们带来了应遵循自然规律,科学施策的启示。

总之,本文通篇洋溢着爱自然、爱科学、爱生命、爱家园的浓浓爱意。王小燕老师的《山水相恋小三峡》,最近刚荣获赞美自然的“全国第二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一等奖,现在,这一篇《小院里的樱桃树》又参加了以爱自然、爱科学、爱生命、爱家园为主题的“四爱杯”全国有奖征文,我们祝愿她再次取得佳绩并不断有新作问世。

作于2020.11.1

2020年1024日,山西省作协会员王小燕到重庆领取“全国第二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为《山水相恋小三峡》。

点评王小燕老师游记《山水相恋小三峡》:
 
峡是两山夹着的水道,当山恋上了水,便有了动人的故事。无论是长江三峡,还是黄河小三峡,历朝历代吸引了无数游人,也留下了无数诗文。南北朝郦道元的《三峡》,不到200字,便写出了长江三峡的壮美。身处黄河边的王小燕老师,对这条母亲河有着特殊的情感。她写的《山水相恋小三峡》,作为“全国第二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的参赛作品,以细腻的笔触,优美的语言,记录了她的小三峡之旅,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她别开生面,以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解,着眼于山水“相恋”——“迎面的孤山,龙凤山,孟良山……它们把母亲河拥抱入怀,热恋着,相吻着……”山刚水柔,你缠我绕。“我”与山水深情对望,沉醉其间,读者的心也被深深吸引,如入仙境。
 
大自然鬼斧神工,大自然令人敬畏。面对水患,人类也有改造自然的智慧。大禹治水,开创了兴修水利的先河。到了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更有了人定胜天的勇气。高峡可出平湖,天堑可变通途。而玻璃吊桥,高空索道等游览黄河小三峡的人工设施,则带给了游客惊险刺激的体验。克服恐惧心理,就是对自己的挑战。
 
王小燕老师的此次小三峡之旅,不光用华丽的文字描绘了它的外在美,而且游踪与情感线并驾齐驱,以“相恋”为题眼,展开丰富想象,使山水有了灵气。同时,通过自己坐缆车,过吊桥,惊险与精彩并存,也得到了人生感悟。

2020.7.20






刘畅,网名阿刘。安徽霍邱人,军人出身,本科学历,深圳工作。代表作:长诗《改革开放颂》《共和国礼赞》,论文《论鲁迅小说的悲剧美》等,出版诗文集《为时代放歌》。现为中国现代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学学会会员、多家平台顾问。荣获古滇梁王杯征文金奖、首届吴伯箫散文奖等奖项;荣登2019年山东散文排行榜和2019年南国散文排行榜。

□编辑:叶寒

□图文:刘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