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江苏省|方明元:梦想是中国走向富强的风帆

 阿拉善文学 2020-11-03

原创作者:方明元|江苏省连云港市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梦想是中国走向富强的风帆》


有人说,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我说,梦想是激励人走向成功的加油站;梦想是人生旅途中的指南针。有的人梦想平淡不惊,有的人梦想远大无比。曾经,梦想总是离我们十分遥远,似乎难已企及。如今,梦想离我们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今天的中国,人们有更多的梦想,也有更多的实现梦想的机会。党的18大以后,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自信地描绘了“两个一百”的宏伟蓝图: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而今迈步从头越”,以埋头苦干的风帆推动“中国梦”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虽然寒风凛冽,但春天的脚步已悄然走近。一时间,严冬里的“中国梦”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似春潮涌动,春风扑面,暖意融融。人们奔走相告,热血沸腾,意气奋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创造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涨。“中国梦”正引导着13亿中国人民奋勇前行,奋发图强。

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梦、园梦的民族,我们能从历史中找到注脚。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表现了远古祖先怀揣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梦想而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造纸术、指南针、活字印刷、火药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的科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彰显了祖先们深怀强国富民的梦想而矢志不逾的崇高精神。唐太宗为了实现强国富民的梦想,吸取历代灭亡的经验教训,实行了一系列开明、开放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年连丰收,国力强盛,百姓富裕。杜甫的《忆昔》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的富裕,“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农业的年连丰收,也推动了唐朝交通、文化、医药、科技、建筑、商业的快速发展,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顶点,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公元663年,唐朝和新罗的联军大败日军于白村江口,这次战败促使日本清醒地认识到与中国之间的巨大差距。并顺应时势,修正了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中日两国从此友好和平900多年,中日关系一直处于“中强日弱”时代。亚欧国家竞相派官员、留学生前往取经学习,西安的日本人、朝鲜人、印度人、阿拉伯人、罗马人一度络绎不绝,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创造力都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

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中,大清王朝由于夜郎自大,闭关锁国,积弱积贫,倍受西方列强和日本的欺侮,中国尝到了落后挨打的苦果。而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效法欧美,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国力远远超过清朝,走上了侵略扩张之路。1895年的甲午战争,日本打败了大清帝国,中日关系从此进入了“日强中弱”时代。割地赔款,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数亿万两真金白银的巨额赔款,中华民族几度濒临亡国的边缘。老百姓缺衣少食,温饱梦一直在人民心中萦绕,挥之不去。但中国人逐梦、园梦的脚步从未停止,中国人百折不挠精神像竹子一样令世界折服,一大批怀抱救亡、图存国强民富愿望的仁人志士,仍然在编织着以民族复兴为已任的梦想。“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梁启超先生在《新中国未来记》中的这句诗,写出了为中国未来的梦想和憧憬。宁死不屈的中国人一次又一次抗争,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的悲惨命运,温饱问题和民族复兴的梦想依然遥不可及,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陷入低谷,东西都是洋人的好,月亮还是外国的圆。

把中华民族带上“中国梦”人向正道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自觉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了中华民族近现代一百多年来“强国富民”的梦想。不可逆转地结束了中国内忧外患、积弱积贫的悲惨命运,踏上了大国之道,强国之途,民族复兴的伟业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大庆精神、小岗精神、深圳精神、浦东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共产党人以实干的双手托起了“富民强国梦”。一个令世界惊叹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矗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变,“世界工厂”正在向“世界市场”过渡,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在罗阳等人身上,我们见证了“航母梦”背后的担当与牺牲;在杨利伟等人身上,我们领略了“飞天梦”背后的自强与执着;从沈浩等人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富裕梦”背后的实干与奉献;在郭明义等人身上,我们感到了“中国梦”背后的温暖与善良,……两弹一星梦,奥运梦、世博梦、飞天梦、入海梦、航母梦……回眸过去,曾经的梦想已成现实。住房梦,宜居梦、小康梦、强军梦、登月梦、公平梦……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仍需继续,奋斗的脚步不能停止。既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水滴石穿、持之以恒的坚持,也需要我们在本职岗位上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超越梦想。

实现中国梦,我们当然要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拥有强大的国防,令日本不敢轻举妄动,再创大唐盛世的辉煌。但我们更需要以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以新型城镇化释放内需活动,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以创新驱动提升经济质量效益,为中国经济转型塑造新的核心竞争力;以绿色发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以改善民生为发展目标,让人民群众呼吸洁净的空气,喝干净的水,吃安全的食品,享受更公平的机会和服务。我们既要有领先世界的GDP硬实力,又要有世界先进的经济科技文化实力和强大的国防实力。需要有向世界传播宣传孔子、和为贵、中医、唐诗、宋词、书法、武术等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以不战而屈,他人之兵,让日本心悦诚服,中日关系才能友好太平。

人自出生以后,梦想就如影相随,伴随一生,一个梦想实现了,又会为实现另一个梦想而打拼,人生因不断圆梦而丰富多彩。实现梦想的过程,是一个由烦恼走向快乐的过程,又是一个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过后,我们可以无怨无悔,从头再来,顽强拼搏,使许多原本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今年初春时节,中国科学家首次从实验室中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著名物理学家扬振宁誉为“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这是一个追逐梦想的过程:4年1460个日日夜夜,科研团队成员每天早晨7点到实验室,最晚11点才能离开……一群锲而不舍、甘于奉献的“圆梦”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外界关于“奇迹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国的”疑问。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中国梦有大小之分,它属于国家,属于民族,也属于每一个人,有国才有家,国家富强才有个人的富裕。只有将“我的梦”融入“中国梦”之中,“中国梦”“我的梦”才能实现。13亿人梦想的汇聚和叠加,是世界上最大最难的发展工程。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只争朝夕,艰苦奋斗。再美好的梦想,都不会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如果说中国梦是一锅热水,那么爱国就是炉堂里的柴火。在本职岗们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就是爱国的生动体现,就是为共和国的大厦添砖加瓦。炉堂里的一把火就会把中国梦的一锅水烧得热气沸腾,经久不息。现实与梦想之间,看似相隔千山万水,其实它们不过是一墙之隔。我们只要在本职岗位上脚踏实地,自强不息,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又要有日积月累的实干,就会很快将墙拆除,享受梦想成真的快乐。13亿中国人荡起拚搏的双桨,同舟共济,“中国梦”这艘巨轮才会扬帆远航,顺利到达强国富民的彼岸。

庄周梦蝶,罗浮梦梅,谁的心中没有一份绮丽遣绻的情思和幽奇浪漫的梦想呢?心中有梦,催人奋进,化作翩翩起舞的蝴蝶,飞向百花争艳的人生田野,飞过千难万险的人生旅途。

2016年5月17日

方明元笔名:日月,男,1959年6月出生,原籍江苏省沭阳县人。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连云港市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海州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其作品经常发表在《散文选刊》、《北方文学》、《青海湖》、《海外文摘》、《东方散文》等省内外文学刊物上,大约80多万字,是东方散文的签约作家。有16篇散文作品获得二、三等奖,其中《锦屏山背水记》、《买房的烦恼》分别获得2010度和2011度中国散文一等奖。《乌兰布统草原寻梦》一文于2016年8月获全国首届蔡文姬文学奖散文类一等奖。《东磊的白玉兰》一文获2019年5月连云港市第二届白玉兰散文奖。先后两次被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基金会授予“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金牌作家称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