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十二课《四时田园杂兴》其31

 阿雷吟诵讲堂 2020-11-03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十二课《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倾听与陪伴!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一首夏日农忙的田园诗

一看这个题目,有同学肯定会觉得很面熟,可不是吗?我们在中段就学过一首《四时田园杂兴》,不过那是其二十五首,是一首描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今天要吟唱的也是范成大写的系列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其三十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耘田夜麻,

村庄儿女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

也傍桑阴种瓜。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这是大概意思,我们细细看看每句诗到底写了农家什么事儿呢?

第一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意思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第二句“村庄儿女各当家”,这里“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这里的“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

第四句“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这最后一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为我们展现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充满忙碌且有情趣的农忙场景。

一位受人敬仰的“大成范”

还记得我们在第一首四时田园杂兴里说的作者是范“苏武”的事吗?

是的,范成大不仅是一位不辱使命,出身入死的政治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家,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他不仅诗词方面厉害,书法也颇有建树。

而且他还是一位很重情义的诗人。同时代及后世人均赞誉范成大为“宋代苏武”。对他的好评如潮。著名诗人杨万里、陆游和他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众所周知,杨万里是当时颇具盛名的诗人,当然他也是一个特别狂傲自负之人,被他瞧得上眼的人没几个。但他对范成大的诗文情有独钟,并且评价很高,当然对其政绩评价更高:“天与中兴开日月,帝分万乘半旌旗”,意思是南宋中兴的功劳,有一半是范成大的。还说孝宗以来“知政几二十人,求天下之所谓正臣,如公才一二辈”。

陆游与范成大曾在成都共事两年多,有着深厚的友情。范成大奉诏回临安,陆游一直送到青神慈姥岩,送了十天仍不忍相别。范成大记录当时情形“送我弥旬未忍回,可怜萧索把离杯”;“月生后夜天应老,泪落中岩水不流”。范成大逝世后,陆游极其悲痛,高度评价了范成大的政绩:“生存相别尚如此,何况一旦泉壤隔……速死从公尚何憾,眼中宁复见此杰”。

范成大《垂诲帖》

一点吟诵方面的小知识

上一节课,我们聊了声调在吟诵中的意义。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声母的含意。

我们知道现代普通话的声母有21个,又会根据它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进行细致划分。那么我们说古诗,就会考虑到中古音的声母,这个说起来就比较复杂。我们暂且不去考虑它,那是语言学家研究的事儿。

我们就通过五个字,来初步了解一下,古人对声母的分类。那五个字呢?就是“唇、牙、舌、齿、喉”。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说这五个字的时候,自己口部哪里最用力呢?反复体会你就会知道:

“唇”,就是嘴唇最用力;“舌”就是舌头最用力;这里解释一下“牙、齿”。这里的“牙”指的是俗称的大牙,及后槽牙;这里的“齿”指的是门牙,就是门齿。我们是不是常说“唇亡齿寒”“笑不露齿”。如果说“笑不露牙”,那是鳄鱼!当你说“牙”的时候哪里最用力,后槽牙和腮帮子;而说“齿”的时候,是门牙在用力吧!最后一个“喉”,肯定是喉头最用力啦!

所有的汉字,都可以跟“唇、牙、舌、齿、喉”这五个字比,哪儿最用力就是哪儿的音。

声母虽然发音很短,似乎在一般诗词文赋里没有意义。但是,如果一旦当它重复出现时,就会感觉到它存在一定的意义啦。

我们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里的“不”“破”都是什么音呢?唇音。两个唇音在一起,你就会注意到这个声音。你再稍微读重一点,是不是感受到了作者坚决的态度了呢?当然这样的例子很多,篇幅关系,我们就举此一例。

一首充满欢乐的劳动歌

这首诗写了夏季农忙时节的情景,读了这首诗,是不是想到前面我们读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啦。诗的最后一句“也傍桑阴学种瓜”让我们联想到“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只不过这里的小儿不是无赖,而是未解供耕织啊!

这首诗四一首仄起的七言绝句。压的是“麻”韵,这个韵有单纯开朗之感,整首诗用了五个入声字,吟诵的时候尽量突出短促有力的特点。拖长的偶位上的平声字和韵尾都有延展之感,读高的字有强调之意。比如“童孙”拖长,说明不是一个儿童,二是好几个儿童。“未解”读高,强调其年幼,应该是喜欢玩儿的年龄。

所以,整首诗从声韵长短与声音高低方面都凸显了这首一首充满欢乐的,赞美劳动的诗歌!让我们一起放开歌喉,吟唱一下这首诗吧!

范成大《西塞渔社图卷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