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敬明又“炫富”,《晴雅集》一把弓70多万,主角服装纯手工刺绣

 山鬼光影 2020-11-03

知名IP里,梦枕貘的《阴阳师》算一个。

作为梦枕貘的代表作品,“阴阳师”系列于1986年开始连载,于1988年首次出版。该系列创作时间之长、卷数之多,在梦枕貘的作品中都居于榜首。因为累积的热度高,之后曾被改编成漫画、电影、电视剧。

且不提之前的版本,仅今年便有郭敬明的《晴雅集》、陈坤的《侍神令》要上映。从片方已经发布的预告片来看,前者赢在特效出彩,后者胜在演员阵容。

《晴雅集》时长两分钟的预告片中,仿佛可吞天噬地的祸蛇、炫目的魔幻变身、奢华壮美的场景等,无不在宣示“烧钱”一词。

与这些明面儿上的经费燃烧相比,还有一些不太明显的细节。比如晴明、公主的衣服,以及博雅的弓。

01 晴明和公主的衣服

历史上的安倍晴明,远没有文学作品中神乎其神。他既没有一位狐妖母亲,也不能驱使神兽做式神。安倍晴明幼年追随贺茂忠行学习阴阳术,40岁才出师,一生所有的高光时刻,都在他生命的最后20年中。

而且,他与贵族子弟源博雅之间,也未有过什么交集。

被后人不断神化的安倍晴明,在梦枕貘的笔下更是俊美洒脱、恣意率性,有若神仙中人。改编自梦枕貘作品的《晴雅集》,在塑造安倍晴明时,自然是按照他笔下的标准来。

《晴雅集》的幕后花絮中,郭敬明称“晴明最难的是他的衣服”。

虽然这句话,被网友吐槽“第一次听到一个导演说,塑造角色最难的是衣服的面料”,但郭敬明为了营造出自己想要的“飘逸但又挺拔”的感觉,在服装上确实用了心。

原著中,晴明常是一身白衣。影版中的晴明,也是白衣若雪。

穿在赵又廷身上的戏服,粗看只觉质地上佳,细看才能发现玄妙。雪白的底料上,用同色线绣满了精美的花纹。而且据郭敬明讲,全是纯手工,工人要绣十几天甚至二十几天,才能完成一件。

即便不知道确切造价,也能确定花费不菲。

关键是,赵又廷在戏中有多套造型,每套造型都要多备四五套。因为晴明的打戏多,上天入地、腾挪跳跃。吊威亚开了洞,一套衣服就废了。不小心钩破了,就只能忍痛放弃。

公主的衣服一样如此。

虽然王子文扮演的“公主”不像赵又廷那样有大量动作戏,但是因为角色的身份,服装的华贵、精美比之晴明,肯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光是绣法,就至少有珠绣、盘绣、苏绣等多种。

此外公主的头冠,不仅是看起来华贵精美,做工之细致考究,也完全经得起镜头直怼,想来没少花钱。

02 博雅的弓

源博雅与安倍晴明确实生活在同一时代。

身为天皇之孙,亲王之子的他,是真正的贵族。

梦枕貘笔下的源博雅“一副老实样”,年约三十六七岁,性情淳朴直率,不苟言笑,脸上总带着几分闷闷不乐的忧虑。

到了郭敬明的电影中,由邓伦扮演的“源博雅”不仅在外形上比赵又廷更像“白狐公子”,也确实多了几分皇族贵气。

原作中的博雅惯常的打扮是腰悬长刀,身穿武士服。

影版中,郭敬明则让他“弓、刀”加身。

为了化解两种武器造成的累赘感,《晴雅集》的美术组和服装道具组,花费6个月的时间,设计出了一把不含弹簧,纯卯榫结构的折叠弓。使用时,只需一拉,就会伸展弹开,变成一把大弓。

这样的一把弓造价是70多万,共制作了3把,总花费超过300万。

除了特制弓外,邓伦的衣服也不便宜。因为他的服装多是真皮材质,服装组便设计了“皮甲绣”,即在皮甲上刺绣。

黑色皮甲,金色绣线,撞色撞得让人想起那句“低调奢华有内涵”。

03 片中的场景

日本的平安时代,对应的是唐朝后期至南宋光宗时期。

安倍晴明约出生于920年,属于平安时代中期。

而影版《晴雅集》则采取“架空”模式,在场景的设计上,采用了隋唐时期的风格。这个时期的建筑特点,概括来说就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舒缓不张扬,古朴有活力”。

曾担任《妖猫传》美术设计的屠楠,此次则承担了《晴雅集》的美术设计。从预告片中看,《晴雅集》中的宫殿场景开阔大气,的确与《妖猫传》中形神相似。

除了宫殿外,《晴雅集》中还有“平民区”。

平民区的画风与宫殿大不相同,鳞次栉比的房屋楼宇,在体现着隋唐繁华景象的同时,也透着一种“魔幻”感。

虽然看起来不够“生活”,但却与影片所展示的内容契合。

赵又廷说是“视觉上特别美好跟震撼”,王子文则形容“华丽又不过分张扬”。

《晴雅集》的花钱方式,网友形容是“炫富”。

虽然对这种用“炫富”模式打造的特效场景和精美服道化,网友们是认可的,但并不代表他们对《晴雅集》的质量有信心。

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花多少钱,看了烂片也是亏了”。

还有人翻起了旧账,提到了郭敬明曾经执导、制作的《小时代》,直指“小时代衣服也都是名牌啊,该是绣花枕头不还是绣花枕头么?”

决定一部电影口碑的,是剧情。

打个比方来说,场景恢弘、特效炫目但是剧情稀烂的电影,就像一个相貌丑陋的人,化了浓艳的妆,穿了一身的绚丽华服,插了满头的首饰,不仅没有美感,反而会被嘲“丑人多作怪”。

但故事好看,特效廉价,却是“乱头粗服,不掩国色”。

所以,《晴雅集》的幕后花絮已经证明了郭敬明的用心,观众为什么还是不相信他能拍好电影呢?

说到底,还是他过往的作品质量不硬。

从《小时代》到《爵迹》再到《悲伤逆流成河》,跟郭敬明关联的影视作品,最高分也只有5.9,而3到4分的比比皆是。

这种情况下,观众早就不再信任他的导演、编剧功力,质疑《晴雅集》便在情理之中。

《晴雅集》对于观众来说,不过是在看与不看之间犹豫一下。

对于郭敬明来说,却不止是一部新作这么简单。

他的导演能力,能否在《晴雅集》中给观众一个意外惊喜,扭转观众对他过往的既定形象?他的叙事能力,能否配得上《晴雅集》的特效和美术?不让观众诟病影片徒有华丽外表,内容却苍白、空洞。

目前,都是未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