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树复壮技术之土壤改良与创伤保护

 昵称37581541 2020-11-03

CLICK TO FOLLOW US



  通过近几年古树复壮工程的施工,发现有大量的古树生长势衰弱,特别是到了夏季出现叶色变黄焦叶个别古树叶片稀落、生长量逐年减少。这种状况,主要是土壤不健康与根系生长不良、树干伤口处理不利等原因引起的。

土壤改良

  地面铺装面积过大、铺装层过后多采用无机料甚至是混凝土做基层,然后面层再铺些透水材料。这种做法会使古树生长的根部环境形成一个基部与外界的隔离障碍层。


  造成土壤板结原因:

  古树生长立地环境的硬铺装、大量踩踏使土壤板结会让古树的根系受到损伤,根部与自然能量交换的面积减少。自然降水吸收率极少,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养分消耗后得不到及时的营养反流补充、水分减少土壤含盐碱量增高,影响古树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吸收功能减弱,使得树上部分表现生长衰弱。导致古树根部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生存环境受到破坏,使古树正常生长受限,毛细吸收根逐渐产生栓化抑制吸收能量,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古树的新枝叶生长量逐年衰弱,枝叶稀疏,叶色浅绿并有黄化现象和生长势回缩现象。

  树木的“长寿”除了先天因素外,还必须满足其生态条件和营养条件要求。如:含水量、养分、有机质含量、通透性。当古树生存环境超出上述指标时应采取人工复壮措施,改善古树生长条件。

  古树生长土壤环境的治理:

  挖复壮沟(坑):(严禁用旋转打洞穴)采用洛阳铲效果比较好。

  挖复壮沟(坑)改良土壤,解决根系生长环境条件。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挖复壮沟(坑),沟深100至120厘米、宽60至80厘米,长80至100厘米。沟内挖出的原土过筛,好土留下备用,渣土清走,沟内原有古树根系尽量保留开放根系末端并做保护。复壮沟(坑)挖好后,分层向沟内施复壮基质(包括原土加腐熟同科属植物健康组织的发酵物和古树专用肥料如:(地倍力、粒粒橙),加上椰糠和优质的草炭土。补填客土时禁止使用过除草剂的土源。

  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复壮沟(坑)较下一层铺20厘米的复壮基质加少量粒粒橙和地倍力,根系有病害的可以灌施沃君宝、根飞扬、琳海健安,第二层铺10厘米的同科属植物健康组织的发酵物,第三层铺改良土,有机物分解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经过测土后添加适合的有益菌剂将土壤中固定的多种元素逐渐释放出来,经过几年的管护古树会越发健康,回填后的土壤的有效孔隙度应保持在13%左右,有机质比例大于5%有利于根系生长。

  由于复壮沟(坑)内的土质必须疏松,把根都引向复壮沟(坑)内,每条复壮沟(坑)的中间部位加装反压式施肥通气管既能促进根系生长又能对根系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还可以补水与排水。通过反压式施肥通气管的注水通道向复壮沟(坑)内浇水,可以使水分直接到达根系下层。由下至上形成蕴养古树的根部,避免由表面浇水形成的气盖“现象”。还可以加入高工效根施药剂、长效缓释肥料达到全年防虫、防病、增养的作用。

  复壮沟(坑)的优点:

  1、复壮沟(坑)可以大量更换客土;

  2、复壮沟(坑)有足够的根系保养空间;

  3、复壮沟(坑)比旋钻打孔能极大程度减少对根系的伤害;

  4、复壮沟(坑)能够创造根系再生的适宜环境。

枝干修补

  大多数古树的病害与伤口有极大的关系,伤口分为三种情况:

  1、物理性损伤;

       2、修剪时的伤口有的是直接没处理,有的是只做了部分处理,有的是处理资材不具备耐时性、耐候性。

       3、虫害造成的伤口。

  物理性损伤在日常养护工作中要及时处理;修剪时的伤口要在形成层部位封涂伤口愈合保护剂“创刻平”,木质部封涂长久性防水剂。虫害造成的伤口要从防虫与防护两个方面处理。对于陈旧型伤口处理办法为枝干损伤先要进行消杀处理,再清理杂物经过防水防腐处理后,利用阻水材料进行填补,有景观需要的外表可做高级仿真修复。

  后续管护:

  复壮工程结束后并不意味树木复壮保护工作的结束, 在工程结束的二年内要进行定期观察,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补充养分。极端天气后要进行检查,排除因天气原因造成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