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三国志》| 张辽传——我是张辽!谁敢打我?谁敢打我?

 襄子的箱子 2020-11-03


这是《真.三国志》第 35篇文章

今天来说 张辽


张辽,字文远,今天的山西人,跟关羽是老乡。

张辽原本不姓张,姓聂,聂风的聂,因为其家族好像得罪了某人,为了避怨而改姓张。早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张辽就出来混了,被丁原看中,成了他的人。后来就是董卓入京嘛,董卓看上了吕布,而吕布又是丁原的人,便派人游说吕布,吕布心动,杀了丁原。张辽这一掂量,没必要为了一个刚刚认识没多久的老板而舍命报仇,干脆直接跟吕布一起换了老板,也就是董卓。

后来嘛,吕布又杀了董卓,张辽又一掂量,算了吧,直接跟了吕布。我这么说不是为了黑张辽没有忠义,实际上我觉得张辽是很聪明的,毕竟良臣择主而事,早期的三国很混乱,而张辽那时候只能算是一个无名小卒,在一个乱世当中设法保住自己,然后找机会慢慢成长,这是很正常的。再说了,丁原也好,董卓也罢,并没有对张辽很好,我相信张辽的内心是很渴望得到赏识的,就像我们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以及敬重。而这点,丁原,董卓,吕布都没有做到,而曹操做到了,因此,曹操是张辽的最后一任老板,也是其一生真正的老板。

曹操是后面的事了,先来说张辽跟吕布的时候,吕布曾经跟刘备PK过,吕布就派张辽和高顺一起去揍刘备。张辽呢,是放了点水的,高顺呢,呵呵,是死命地揍刘备,使出浑身吃奶的力气花式揍刘备。所以嘛,在曹操生擒吕布之后,关羽为张辽说情,而高顺呢,没人给他说情,大家都巴不得你死呢!所以说,太耿直也是要惹祸的呀,做事要留一手,不然到时候都没有回旋的余地。

《三国演义》记载,关羽投降曹操那次,是张辽上去劝说关羽的,关羽和张辽是有私交的,这点在正史上也是肯定的,但是那次实际上是被演义所戏剧化了。关羽并没有大义凌然地说出降汉不降曹,这点是存疑的,但是关羽投降曹操,是可以肯定的。

201年的时候,张辽和夏侯渊一起围攻昌郗,打了一阵子,粮草也快没了,很多人就说要不先回去吧,等下次再来揍他。张辽就说,我看昌郗这人,平时没事就喜欢对我抛媚眼,而且这几天昌郗射向我们的箭支也在逐日减少,我觉得他在犹豫,内心在纠结,在挣扎,我可以去游说他缴械投降。

然后张辽就只身前往了昌郗营中,一阵忽悠,昌郗投降了。主要是我觉得昌郗这人被雷到了,特么的一个人就来了,难道曹操帐下都是这种二愣子嘛。后来曹操就对张辽说:你劝降昌郗那次,很危险啊,万一昌郗这人脑子一时短路,将你宰了怎么办,以身范险,不是一个大将的所为啊。张辽说:老大你的名气那么大,而且我又是拿着圣旨到昌郗那的,想必他也不会害我,因此我才去的。

这马屁拍的,我给9.9分,还有0.1分提醒你不要太骄傲。

官渡之战之后,袁绍虽说死了,但是还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三个儿子。在曹操解决三个宝贝儿子的时候,张辽身先士卒,也是立下了很多战功,而且,很英勇,不怕死。这点,我觉得是张辽好不容易碰上了一个赏识他的老板,而且是张辽刚来到曹操这没多久,一来是为了表忠心,二来相信大家也能理解,一个人刚到一个公司,肯定是斗志昂扬的,回到家肯定发誓要好好干的!就像我以前读书的时候,每到一开学,就发誓这学期要好好读书,因此刚开学的几天都是作业自己做,上课认真听,然而然并阮,一个礼拜之后就露出了本性,进入老油条状态了。但是张辽是一直保持了下去,这点我很钦佩。

期间还有很多故事,这边就先不讲了,也没啥特点,反正看下来,张辽很勇敢,我就看出一个字,然而勇的人多了,颜良也勇,吕布也勇,但都是有勇无谋之辈。张辽一生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合肥之战那次,威震逍遥津!接下来我就好好细说这次战役。

刚开始是曹操前去找孙权麻烦,而大家也都知道,孙权主动防御基本上没输过,而主动出击基本上没赢过。所以,这次曹操无功而返,临走之前,安排人员,就让张辽,乐进和李典率七千人防守合肥。然后嘛,合肥也算是曹操跟孙权的前线,因此双方都有点小动作,好在小动作都没有变成大动作。

215年,曹操去找张鲁麻烦了,张鲁在西边,合肥在东边,曹操就给张辽写了一封信,当然信封上就四个字“贼至乃发”。贼当然指的就是孙权,意思就是孙权这逼来打你了再打开。我们都知道演义当中诸葛亮喜欢用锦囊妙计,实际上曹操也喜欢干这事。

后来曹操干上瘾了,在汉中之战之前,曹操也写了一个锦囊送到了夏侯渊手中,四个字:勿辱妙才夏侯渊,字妙才,结果不知道是曹操失算了呢还是夏侯渊这哥们误解了曹操的意思,战死了。

所以说,这种事以后少干,要干也要看对象,夏侯渊的谋略不是很好,你要跟这种人说话,直接点,不要绕弯子。而聪明的人呢,或者说自以为聪明的人,说话都喜欢话里有话,绕弯子。这个毛病不止曹操有,很多人都有,就包括我。

后来就是孙权来报复了:前阵子你来打我,被我打跑了,现在我来以牙还牙了于是率十万兵马来攻打合肥。张辽这时才打开信一看,上面说:你现在看到我了,说明孙权果然来揍你了,这样子,听我的,张辽和李典出去战斗,乐进守城,别问我为什么,你们这帮白痴怎么可能理解我曹某人的聪明!

大家都觉得很疑惑,张辽说:有什么好疑惑的,你们要怀疑老板的英明嘛?!

于是第二天,张辽率领八百人前去迎敌,两军一交战,张辽就奋勇杀敌,杀了好多人,边砍边叫:老子是张辽,记住我啊!老子叫张辽!有人就疑惑你砍人就是,大喊大叫还浪费力气,何必呢?这点我说明一下,叫是有用的,一来可以威慑敌人,二来也可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还有一点,我觉得是可以舒缓自己的紧张感,同时也可以振奋士气!所以各位记住了,以后打架的时候,一定要边打边叫!

孙权就傻掉了:妈呀,这谁啊,这么牛掰!孙权就退退退,退到了一座小山丘上,张辽又挑衅孙权:小子,下来跟爷爷单挑!

孙权不是傻子,肯定不下来,这时候,因为孙权站得高,所以看得远,才发现原来张辽就这么点:敢情您就这么点人就出来装逼?你昨天手机坏了吧,才叫了这么点人充场面?!兄弟们一起上,他才几百人!

然后大家一拥而上,张辽左杀杀右突突,终于突出了重围,这时候,那几百人当中还有很多人被围了呢,只见人群中发出一阵呐喊:张将军,您这是要不管我们吗?我们成炮灰了吗?张辽一听,估计暗骂了一声,又冲进去,将那些人救出来了!

打了几天,孙权虽说人多,但是打不过。在退军的途中,又遭到了张辽的追击,差点就被活捉了。然后就是甘宁,也学张辽的样子,一点人马就夜袭张辽,但是也只是增长了士气,扭转不了乾坤。

后面的故事就不精彩了,在关羽失荆州那次,张辽作为第二救火队前去迎战关羽,刚走到路上,关羽就死了。孙权这人也是一会儿投降曹操(曹丕),一会儿又叛变,在曹丕期间,孙权又叛变曹丕了,前来攻打合肥,而张辽,那时候也年纪有点大了,而且还生病了,估计得了感冒。孙权知道张辽镇守合肥,想起了当年那一幕,说:张辽虽病,不可敌也!求问,孙权此时的心理阴影面积。

演义记载张辽是被吴将丁奉射中了一箭,回到洛阳,因为箭伤发作,死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张辽是病死的,也可说是正常老死的。因为对于古代的一个老年人来说,病死跟老死我觉得是没多大区别的。

还有一点,在合肥之战那次,张辽,李典,乐进三人是不合的,可能之前同为同事,相处久了有点矛盾,但是在面对敌人孙权的时候,张辽能够不计前嫌,跟他二人握手言和,是难能可贵的。很多时候,一个集团,不是亡于外敌,而是亡于内斗,这点相信大家都能清楚。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吧,不是那个骗人的故事,是晚上的时候,小孩子如果不睡觉,哭闹,大人们就会说别哭了,再哭就把狼给招来了,到时候狼就会把你吃了。合肥之战之后,张辽就成为吴地大人们口中的狼!如果小孩子哭闹,大人们就说别哭了,再哭张辽就来了!然后小孩子一听张辽妈呀,这可是比狼还可怕的生物!就不哭了!由此可见张辽对于合肥之战的意义!求问,大人们此时的心理阴影面积。

纵观张辽一生,怎一个勇字了得,而且我写完之后,发现张辽最大的特点也就是勇敢,但是这又不是匹夫之勇。我们也不必苛求他换丁原换董卓换吕布,毕竟他在跟了曹操之后,就一辈子死心塌地地跟曹操,所以说之前不能说他朝三暮四。而且,他也是到了曹操这,得到了赏识,才逐渐成长起来,这点,我在之前说高顺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

实话说,曹魏五子良将当中,我最喜欢张辽,可能是对他的了解比较多吧!

PS:这篇张辽的文章是我16年的时候写的,风格跟之前的几篇明显不太一样,不知道大家意下如何?


The end!

下期人物:臧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