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毓传》:若是有才而不行善,就像一条咸鱼,才能又有什么用?

 襄子的箱子 2020-11-03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264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卢毓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卢毓(音同“玉”),字子家,今河北人,卢植的幼子。

在卢毓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卢植便去世了,当时正值天下大乱时期,战争频繁不断,卢毓的两个哥哥都因为战乱而死。

袁绍与公孙瓒争霸,多次交战,祸及幽州和冀州,这两个地方经常闹饥荒,卢毓于是照顾着已故哥哥的妻子和儿子。

等到卢毓长大后,五官中郎将曹丕召见了他,并任其为署门下赋曹。之后,卢毓又得到了益州士人领袖崔琰的推荐,成为了冀州主簿。

战乱年间,一片慌乱,整个社会也没有了章法,在曹操逐渐平定北方的时候,才逐渐恢复了法令和秩序。当时,虽说有了规矩和法令,但逃兵的现象层出不穷,而且逃兵会遭到严厉的惩罚,就连妻儿都会受到连坐。

当时有一些逃兵的妻子,才刚刚嫁到夫家没几天,还没见到丈夫,丈夫就已经成为了逃兵,上了全国公安通缉网。按照律法,大理要依法处置逃兵的家属。此时,卢毓便引用《诗经》、《礼记》等经典来表明妻子还没见到丈夫,还不能算作人妇,并驳斥大理这样的判决太重,就算要惩罚,也要从轻放宽,不能动不动就执行死刑。

卢毓的这一番言论,深得曹操的欣赏,于是曹操任其为丞相法曹议令史,后转任西曹议令史。

213年,曹操封魏公,建立了魏国,此时的卢毓,升任吏部郎。

220年,曹丕称帝后,卢毓任黄门侍郎,后又先后出任济阴相和梁郡、谯郡太守。

谯郡是曹操、曹丕的老家,卢毓到任后,发现谯郡因为之前迁入了大量人民,造成了土地资源紧张、贫瘠,百姓穷困潦倒,甚至就连温饱都成问题。于是,卢毓上书,建议将之前徙居谯郡屯田的人民迁到梁国肥沃的土地上,然而曹丕却为此感到愤怒,曹丕原本是想让自己的家乡人口多一点,卢毓因此而被降职,为睢阳典农校尉。

卢毓虽然被贬,但也依旧不曾后悔,一心一意帮助人民,后又任安平和广平太守,都获得了当地人民的热烈爱戴。

234年,卢毓入朝担任侍中,之前,散骑常侍刘劭受诏制定律条,未能成功,卢毓看到这种情况后,上书论述了古今科律的宗旨,认为律法应当有且只有一种正确的解释,不能有两种不同的定义,如果有多种解释,那么就会让不法分子们钻空隙。

当时,侍中高堂隆多次劝诫曹叡不要大兴土木地修筑宫室,说得多了,曹叡就不高兴了,卢毓便进言,说:我听说“君明则臣直”,古代的圣贤们唯恐听不到臣子对自己的忠言,因此设立了敢谏之鼓,鼓励底下的臣子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作为近臣就要尽力规劝君王,这也正是我们不如高堂隆的地方啊!高堂隆虽表面上看起来狂直,但陛下您还是应该要宽容他为呀,您说是不是?

卢毓在担任侍中的三年时间内,与曹叡多次发生辩论与争论,曹叡很多次都很生气,但冷静下来之后想想,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曹叡:魏明帝,并下诏说:量才而用,因才授职,这是贤明的君主也难以完全做到的,必须要靠良臣的辅佐。侍中卢毓,秉性贞渝,心平体正,可以说是一个不懈于位的有功之臣。因此我现在官宣,任命卢毓为吏部尚书。

随后,曹叡又让卢毓挑选一个能够接替自己职务的人来替代,说:说真的,代替你的人如果能像你一样,就太棒了。

于是,卢毓挑选了郑冲,曹叡说:这个人啊,我已经很了解他了,还有别的人选吗?

卢毓又推荐了阮武、孙邕,最终,曹叡任用了孙邕。

237年,司徒陈矫逝世,司徒这个职位悬空半年,到了第二年的时候,曹叡问卢毓谁可以任司徒。卢毓清了清嗓子,先是推荐了一直不肯做官的管宁,曹叡摆摆手,不用他。

卢毓先后又推荐了韩暨、崔林和常林,最后曹叡选中了韩暨。

 (给领导的方案,至少要给到多个,让领导自己选)

卢毓掌管选举的时候,以人的性格品行为标准,他说:这用人呐!不能仅仅因为有才能就随便任用,人的才能是为了行善,若是有才而不行善,就像一条咸鱼一样,才能又有什么用?

黄门郎李丰曾经为此询问过卢毓,卢毓对他说:人的才能啊,是用来成就善事的,因此大才能成就大事,小才成就小事。如今有些被人称作有才能,但实际情况呢,他们没做出什么善事,为什么呢?正是因为他们的才能没有对准目标和方向。

卢毓的这番言论,在当时深得李丰等人的认可与佩服。

话说在这期间,还有一个典故,据《三国志》记载,夏侯玄、诸葛诞、邓飏、田畴并称为四聪,都极有名气。曹叡因为他们浮华而不欣赏,更贬抑不用。有一次中书郎一职出缺,曹叡就要求卢毓推举人才,要求注重真才实学,不要只顾名声,因此下诏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这意思就是:选拔人才时不要只是因为他的名声,名声就好像在地上画的饼,看着挺好看,其实是不可食用的。这也是成语“画饼充饥”的由来。

239年,曹叡病逝,曹芳继位,由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

曹爽为了排斥挤压司马懿,在当时树立党羽,先是任命何宴代替了卢毓掌管人事,将卢毓调作尚书仆射,随后,卢毓一步步搬家,先是搬到了廷尉,因指责曹爽党羽毕轨的行为,又搬到了光禄勋。

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随后,司马懿任命卢毓行使司隶校尉的职权,审理曹爽等人的案件。之后,卢毓复任吏部尚书,加奉车都尉,封高乐亭侯,后转任尚书仆射,典选举事,加光禄大夫。

254年,曹髦继位,进封卢毓大梁乡侯,又封其一子列侯。

255年,镇东将军毌(音同“冠”)丘俭等人在寿春讨伐司马师,司马师亲自带兵平叛,将卢毓留在了后方处理事务,加侍中

256年,卢毓升任司空,但他将此先后辞让给王昶、王观和王祥,但都没有被准许,同时,卢毓又进爵容城侯。

257年,卢毓去世,谥号成。

如果觉得OK,记得点个“在看”哦!

END

如果喜欢,欢迎帮忙推荐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