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解字】您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吗?

 谭论古今 2020-11-03

汉字,即是记录汉语的文字。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与宝贵的智慧财富依靠汉字得以保存。汉字为中国社会的推动、发展,中华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的方块字,或象形,或形声,蕴涵玄机哲理,妙不可言:天为一大,地乃土也;白水为泉,止戈为武;不正为歪,人为是伪;官字两张口,兵字两条腿;忍字心头一把刀,正因为汉字如此奇妙,所以历来拆字的故事不少。现选出几个经典的故事供大家欣赏。

01

名倾天下的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相传其前身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

  最早称“巴陵城楼”为“岳阳楼”的人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李白一生曾六登岳阳楼,最后一次到岳阳楼时,看见有人在岳阳楼的墙壁上留下了3个字:“一、虫、二。”众人不解其意,向他请教。李白沉思良久道:“这是仙人留下的一副对联。‘一’指水天一色;‘虫、二’便是风月无边。”人们叹服,并请李白留下墨宝。李白欣然写下“水天一色,风月无边”8个大字。如今,这副对联刻成雕屏,悬挂在岳阳楼3楼主门。

02

  北宋文坛巨匠苏东坡与诗人佛印和尚是至交好友。

  一次,苏东坡去找佛印和尚,看到他正与3个木匠为庙顶设计雕刻木头小狗,只见他们四人围在一起,对着木头狗品头论足,苏轼灵机一动,想出一个拆字上联来,上前对佛印说:“我有一上联在此,佛兄可对否?”随即出口吟道: “四口围犬终成器,口多犬少。”

  佛印一听,心想:这是一个拆字联,四口围住一只犬,正是一个“器”字,四口对一犬,可不是口多犬少嘛!佛印正皱眉挠头时,忽然看见两个人抬着一根木料走了过来。他眼前一亮,联从口出:“二人抬木迈步来,人短木长。”

  苏东坡听罢,连声称妙。“来”的繁体字“來”是“木”字腰窝两个“人”,木头挺长,人却极短。佛印同样用拆字法对出了下联,可谓天衣无缝。

03

  宋朝仁宗时期的宰相吕蒙正,幼时家境贫寒,缺衣少吃,但他学习刻苦,天赋颇高。一日,私塾先生带领几个学童上山游览,吕蒙因未吃早饭,腹中饥饿,看到山泉,忙跑过去俯下身子饮水充饥。先生见此情景,知其必是饥饿所致,便即景出联问道:“欠食饮泉,白水岂能度日?”

 吕蒙正人称“神童”,知道这是一副拆字联,“欠”“食”是“饮”字,“白”“水”是“泉”字。此联触到了他的痛处,勾起他无限愁情。他当即对出了下联: “才门闭卡,上下无处逃生。”

  他将“才”与“门”组成“闭”字,将“卡”拆为“上”“下”二字,既说出了自己的家境,又与上联相对甚妙。

  先生见他可怜,又深爱其才,当即把他领到自己家中,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一起读书,并免除了他的一切费用。

  后来,吕蒙正在大考中被钦点为状元,最后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品首辅。

04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在平常聚会时,常常吟拆字诗联取乐。

  一天,祝、文、周三人应邀到唐府做客,一进门,看到唐伯虎和园丁正在影壁墙前种桂树,便一齐上前打招呼。唐伯虎见客人来到,丢下手中活计,将他们请到客厅就座。丫环上齐茶水酒肴,宾主坐定,祝枝山开口道:“小唐,今天我们四个来做一个游戏,每人一句拆字联,组成一首诗,你意下如何?”

  唐伯虎一听,揖手答道:“祝兄所言,正合我意,请祝兄出首句。”

  祝枝山说:“刚才进门的时候,看到你在种树,就以此为题吧。我出的是:闲种门中木。”

  唐伯虎听完暗思:门中有木是个“闲”字,从意思到文字技巧都挺好。有意思,有意思!随即开口答道:“思耕心上田。”

  众人一听,不禁拍手叫绝。文徵明也不甘落后,连忙说:“我来第三句,我对的是:秋点禾边火。”

  话音一落,众人齐声称妙。祝枝山指着周文宾说:“文宾,该你收尾了。”周文宾忙站起来揖手道:“各位种的种,耕的耕,点的点,到我这里该生长了。我的尾句是:甜生舌后甘。”

  刚一落音,祝枝山击掌称妙,说:“我们四人的拆字联连起来正好是一首诗呀!”随即从头朗诵起来,“闲种门中木,思耕心上田。秋点禾边火,甜生舌后甘。”

  大家听后,齐声称赞。

 特别声明:文章如是转载他人文章仅供观点分享,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所有,转载的文章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微信平台证实,对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撤稿。长按识别二维码,尽请期待下次文章,请读者朋友在留言板处写下宝贵的意见,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