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禧从男人掌权世界中夺取政权统治晚清五十年,最终葬送了清政府

 谭论古今 2020-11-03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中华从蛮荒时期至如今,有许多不凡人物出现,他们的出现,推动了我们社会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也有许多非常事件发生,同样影响深远。

都说乱世出英雄,的确,一个人的能力在非常时期下才能得到最大的展现。能为他人所不能为之事,是历代人们对英杰的普遍评判标准。在中国近代史中,出现了许多这样杰出的人物,可以说是时代成就了他们,也可以说是他们造就了时代。近代史是近代英杰的人生轨迹史。

清末时期,清朝已然呈落败之势。朝廷的腐败黑暗,百姓苦不堪言,清朝大厦在慈禧太后的操纵下摇摇欲坠。闭关锁国的狭隘,外交的失败,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得寸进尺,让中国陷入被瓜分的危机。

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众所周知,慈禧太后可谓是帝制期间为数不多持久当政的女性。她的一生也是有起有落,颇具传奇性。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死去,载湉继位,即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1898年戊戌变法慈禧发动政变,囚光绪帝,再度训政;1900年实行清末新政。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这就是慈禧太后的一生。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五十六年间,慈禧太后一直没有放弃对权利的追求。她是个货真价实的野心家。在此过程中不得不提到她对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的监禁,这也是慈禧一直为人诟病的。但没人否认,在历代的权利争夺战之中,成王败寇。失败者即使没有失去生命或者是去狱为囚,他以后也是处处受制于人。

都说慈禧亡了清朝,的确,慈禧太后没有挽救回清朝,反而把已然被黑暗的政治腐蚀得千疮百孔的华夏推向西方列强的巨口中。当然,慈禧之前大清江河日下,列强入侵中国,已经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道光、咸丰出卖大量国土、主权,中国早已元气大伤,换了谁当权都难改当时中国被侵略、被瓜分的命运。

但慈禧嗜权如命、唯我独尊、长于权谋而短于治国,甚至为了权利向西方列强让步,这就使得慈禧掌权越久,国人受苦受欺凌越深,人民对清朝对慈禧积怨愈深。庚子年同时向十一国宣战是慈禧无能治国的集中体现。如果慈禧能象孝庄那样开明大度,比如,能够给予奕欣更多的信任与权力,能够还政皇帝允许光绪大胆改革变法,虽不指望彻底改变政局,但受欺凌受压迫可能会少一些,被割的领土可能会少点,国人的怨恨也会少点。

另外,作为一名拥有高权位的人,慈禧贪于享受,在享受方面耗费了大量民脂民膏。甚至祸国殃民。比较出名的,大家都熟悉的,就是甲午海战,因为海军没有新的军舰,没有新式的速射炮,所以战败。而为什么没有,就是海军军费都给老佛爷修了颐和园。如今听来,这件事甚至有点匪夷所思,但它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是中国近代史上饱含血泪的沉重一笔。慈禧爱娇爱俏,喜爱拍照等新颖事物,却禁止火车的入驻,只因为她无法控制火车的行止,不能服从她的权威。其实,都是她强烈的爱权之心所造成。

慈禧误国殃民,一个女子能在那个以男性为主宰的时代,除掉政敌,得到那原本独属男性的权位,已经不易。能爬上那种高度,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女人,其政治本领可谓聪慧精悍,智慧和谋略都是不容小觑的,除了她所做的一些熟为人知的错事,其实人们也大都遗忘了其一生也干过一些可以称得上为好事的政绩。

首先力排众议,惩治官吏贪污腐败,处置贪污受贿的兵部侍郎庆英,诛杀玩忽职守的何桂清,整饬了吏治,使纲纪为之肃然。虽然慈禧一生杀人无数,但是其在执政期间也非常重视所谓采良纳贤,曾经破格任用很多人才,制定有效措施严格官员考核,打破历代满人为官的常规,重用汉人——大胆任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大批汉人,难得的是其公私分明,不搞裙带关系,除袭“承恩公”一虚爵外,没有家人涉朝政。

除此之外,咸丰帝在避难热河时去世,当时同治帝年幼,自然无法掌握实权,朝中有肃顺等托孤重臣把持。慈禧果断和咸丰六弟恭亲王联手,铲除肃顺等人,夺取政权。当然,当时是两宫皇太后一起垂帘听政,慈安太后也有重要作用,但慈禧太后的能力也是可见一斑。

太平天国兴起,清朝的统治岌岌可危。慈禧太后打破清朝建国以来百余年的旧习,破格启用汉族大臣掌握兵权。最终,清朝依仗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一班汉臣消灭了太平天国,重新稳定了局势。这是重满轻汉的清朝皇帝所做不到的。

慈禧在1903年不顾很多人上书阻止,废除了被奉为金科玉律的科举制度,推行西方“新学”,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但是,她的新政和立宪都是以不损害自己的个人利益和统治为目的,带着浓厚的个人权欲。

当然,如今的我们所知晓有关慈禧的事件都是从历史书籍和世人口口相传得到的,自然会染上个人主观色彩,真正的慈禧究竟是怎样的,如今的人们无法直接知晓,只能从与她有关的记载和传闻慢慢的分析。

历史总是相似的,武则天,吕后,慈禧还有其他以自身能力登上政治顶峰的女子,道路大同小异。她们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潋滟芳华,今人已无法目睹,功过是非,任凭后人道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