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助类图书越来越畅销,但它们只是有毒的安慰剂

 全现在APP 2020-11-03



全文共4761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除了些讲究的、不愿意放下身段的,如今的大多数书店里都有许多个架子,装满了那些想要教你怎样过好自己人生的书。励志、指南、生活、心理……无论被冠以什么名字,在出版业内,沿袭西方人的叫法,它们统称为自助类图书,self-help。

万物皆可自助。日本人近藤麻理惠在《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中讲述了完整的收纳法则,扔掉无用之物,留下让人怦然心动的,最终“在心动物品围绕下,幸福人生就此展开”。另一个日本人松浦弥太郎把自己从零开始学跑步的故事,整理成《只要我能跑,没什么不能解决》。他说,“借由跑步的各种准备,你会发现很多生活中重要的事,本来看不清楚的东西也会变得清晰。”

《财务自由之路》许诺只要遵循四大法则,就能摆脱贫困。《没有疼痛的身体》给出简单的健身步骤,告诉人们照着做就能获得健康。而《非暴力沟通》则面向受困于亲密关系的人,要得到爱只需要四个要素。

这样的书对于爱逛书店和网店的人来说都不陌生

林林总总的自助类图书正在成为图书市场中最重要的类目之一。市场调研机构 NPD 的报告称,2019 年美国自助类图书销量达到 1860 万册,是 2013 年的两倍还多,其中每年新出版的自助类图书达到 85000 多册,相当于每天就有接近 300 本新自助类图书上市。

在中国,心理自助类图书码洋(印刷数量与书籍单价的乘积)也从 2013 年的 18.19 亿元增长到 2019 年的 60.95 亿元,增长速度比美国更快。尽管相比起超过千亿的总图书市场看上去不算什么,但是心理自助类图书并没有将财务、健康、家居等同样可以看作是自助类图书的书籍算在其中。换句话说,中国自助类图书的市场规模要远比这组数据显示得庞大。

自助类图书的畅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古至今,人们就试图在书中寻求人生智慧。真要较真的话,孔子的语录集《论语》也不过是对弟子们的教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听上去也未必比用醒目的粗体字印在书页上的“不要为倒翻的牛奶哭泣”来得更不鸡汤。就连发明了自助类图书的西方人也会说,《圣经》或许是全世界销量最好的自助类图书。

时下意义上的自助类图书,其缘起大多被学者们追溯到 1859 年。萨缪尔·斯迈尔(Samuel Smile),一个留着蓬松白胡子的苏格兰人搜集了一系列大同小异的故事。主人公大多出身贫寒,但却努力学习、教育自身、勤奋工作,最终取得了获得社会地位与财富。这本名为《自助》(Self-help)的书一经出版就大受欢迎,到了年底,它成为了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而“自助”也因此成为了这一类书的名字。

斯迈尔或许可以被称为当代自助类图书之父

过去 150 年里,自助类图书长盛不衰。出生在密苏里州农场的戴尔·卡内基(Dale Carnegie)很快就掌握了这门蛊惑人心的技术。1936 年,他出版了《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他人》(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并在之后的 20 年内一共卖出了 500 万册。后来,中国出版商将这本书引进国内,改了个名字叫《人性的弱点》。1990 年代,杰克·坎菲尔德(Jack Canfield)和马克·汉森(Mark Hansen)两个成功学演讲家合作出版了《心灵鸡汤》一书,以至于如今在中国鸡汤成为了励志故事的代名词。

近几十年时间内,自助类图书则经历了一轮新的进化。如果说早期的自助类图书以鸡汤式的金句和励志故事来博取读者的认可,但如今越来越多的自助类图书开始援引心理学、经济学、生理学相关研究。《番茄工作法》告诉人们,心理学业已证明人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维持,因此每隔 25 分钟休息 5 分钟的工作周期最适合当下的人们。而无数被冠以《积极心理学》的书籍都会把开篇放在哈佛大学开的一门同名心理学课程之上。他们的潜台词都是,看,我们不是在骗你,科学都是这么说的。

无数本积极心理学,究竟哪一本才是正统?

庞大的销售数字证明人们需要自助类图书。对于指导的渴求似乎是人类的天性,而在时局动荡的时期尤为如此。学者们在分析卡内基励志书畅销的时候,总是会提到 1929 年美国开始经历的大萧条时期。股市崩溃,资金抽紧,员工失业……在生活需要希望的时候,卡内基告诉人们只要努力就有出路。

近年来无论中美,自助类图书销量增加也差不多有着类似的社会背景——经济增速放缓、贫富差距拉大。NPD 关注图书市场的分析师克里斯坦·麦克里恩(Kristen McLean)认为,“在当今有些混乱的文化中,人们渴望意义、和平和宁静——他们正在寻找放慢脚步、放松身心的方法……所有的自助类图书的销量都有望在 2020 年进一步走强。”

与它们在收银台前所受到的追捧不同,自助类图书在稍具阅历的读者中一直名声可疑——如果一本书就能改变人生,那为什么仍有那么多人在生活的泥沼中挣扎?

自助类书籍在美国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市场

为自助类图书辩护的人并不罕见。伊丽莎白·斯沃博达(Elizabeth Svoboda),一位美国的心理学作家认为,在心理治疗的早期阶段,人们可以利用自助类图书来缓解抑郁、焦虑等症状,并且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而在获得了科学背书之后,一些心理学研究也指出,抑郁的人士在阅读了《伯恩斯新情绪疗法》(Feeling Good)这样的书籍之后,获得了一定的改善。斯沃博达小心地写道,“自助类图书中最好的那一些,比药物或者心理疗法更有效。”

然而,斯沃博达的这种谨慎态度或许才说明了自助类图书的整体困境。2020 年 6 月初,《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组漫画,描绘一个雄心勃勃的人是如何在下单了一堆自助类图书之后逐渐失去热情,最后又再度下单新的自助类图书的过程。

一些自助类图书的批评者引用行业数据称,80% 的自助类图书消费者都会重复购买自助类图书。而另一组数据则说,大部分自助类图书的消费者读自助类图书都不会超过前 20 页。这些似乎都成为了《纽约时报》漫画最好的注脚。“仅仅只是购买自助类图书这个行为就已经能够让人们感觉自己好受多了。”自助类图书观察者杰西卡·兰姆-夏皮罗(Jessica Lamb-Shapiro)写道。

自助类图书提供的还是幻觉

早在 1938 年,文学理论家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就在《文学形式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Literary Form)中分析过自助类图书的实质。在大多数时候,读者并没有认真打算采取自助类图书中给出的建议。“自助类图书的诱惑在于,读者在阅读它的时候,就生活在成功的光环中。他想要的是轻松的成功;而他仅仅通过阅读本身,就以象征性的形式获得了成功。如果试图把这种东西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将是非常困难的,充满了许多令人失望的问题。”

就像《番茄工作法》。市面上有着无数的番茄计时器,可以帮助人们把时间分隔成 25 分钟接着 5 分钟的循环。但真正尝试过的人都知道,最难的部分并不在于使用一个番茄计时器,而在于当 25 分钟的倒计时开始之后,将注意力集中到手头的工作上;也在于当 5 分钟休息时间结束后,重新进入工作状态;更在于当没有真的按照这个周期工作之后,不要让沮丧的感觉迫使自己放弃使用番茄工作法。

同样的,《没有疼痛的身体》告诉读者,每天花上十几二十分钟做一些拉伸锻炼,就能够放松肌肉。但它没有说的是,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这些时间的空闲,又如何在有了这些空余时间之后,抵挡住把它花在看剧或者打游戏的诱惑。

所有的自助类图书都是如此,它提供了一种看似简单且可以操作的方式,让人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实际上,人们面临的困境更在于如何执行书中给出的建议。因此,自助类图书提供的只是改善生活的幻想,而非改善生活本身。如伯克所说,自助类图书更像是一种安慰剂。

番茄工作法,简单吗?易行吗?

而更危险的地方也在于,安慰剂本身也并非是无害的。

出生于 1984 年的近藤麻理惠是近年来自助类图书的明星。在出版了多本《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之后,她的知名度已经超越了日本本土,影响到了中国、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2019 年,Netflix 邀请近藤麻理惠制作了一档真人秀节目,请她教导并帮助那些家庭整理自己的房间,从而获得新的生活方式。

然而,到了 2019 年底,近藤麻理惠开办了一家网络商店。与她教导的,生活中只需要留下必需的、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物品不同,网络商店里充斥着华而不实的商品,75 美元的调音叉、117 美元的挂式收纳袋、45 美元的玻璃瓶、78 美元的扫帚簸箕套装。尽管她给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些才是真正令人怦然心动,该留下来的东西”,但是大众的反应仍然是,“等等,这不太对吧!”

心动吗?(并不

要如何理解近藤麻理惠?爱丁堡大学亚洲历史学者克里斯托弗·哈丁(Christopher Harding)指出,近藤麻理惠其实是日本长期以来向西方贩售的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表。在这种观念中,西方被认为是粗糙的、极速狂飙的、外放的,而日本则是精致的、内省的、充满灵魂和人情味的,“是没有灵魂的西方的精神沃土”。“日本被营销成了一种能够在全世界对抗西方文化的温和力量。”

而在本质上,这种生活方式仍然是以消费主义的形态被表达出来的。要践行近藤麻理惠倡导的生活方式,就要购买近藤麻理惠推荐的商品。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组能让麻理惠怦然心动的商品,也能让你的日常生活增光添彩”。

这种矛盾在近藤麻理惠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但也同样是所有自助类图书的问题所在。在表面上教授人们可以获得更美好的人生的同时,自助类图书也在潜移默化地将一套评价生活地标准灌输给读书的人。

健身类的书籍告诉人们,只有身体强健有力才是好的、美的,而肥胖则是丑陋的。理财的书籍默认财富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顺便还刺激了人们对于贫困的焦虑感。《番茄工作法》这样的效率类书籍更是将工作置于生活的首位,而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命题。

最残忍的例子或许是《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在中国的经历。1998 年,这本 32 页的商业寓言小册子在美国出版。它告诉人们世界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做好准备迎接变化。2001 年,这本书被引进中国,销量很快超过 100 万册,只不过其中的许多销量都来自于国企的团体订购。

世纪之交的中国国企风雨飘摇。由于市场开放,需要面对竞争,而大锅饭体制的国企效率低下,因此生存困难。1990 年代末启动的国企改革允许企业破产重组,也允许国企裁撤冗员,以降低人力成本。大批工人失业、下岗,生活陷入窘境。出版这本书的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卢俊曾对媒体表示,“(国企)都跟员工送这本书,说你下岗了,但你要适应变化,拥抱变化。”通过一本自助类图书,体制失败带来的灾难就这样变成了个人需要承担的责任。

《谁动了我的奶酪》在 2001 年出版,是最早引进的商业书籍,也是自助类书籍的代表

 “自助类图书完全反映了他们写作的那个时代,”夏皮罗认为,“他们往往都会以人们的恐惧和焦虑为食。”然而,自助类图书很少会反思时代本身,而只是简单地让人们去迎合这个时代。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自助类图书成为了有毒的安慰剂。

梅丽莎·格雷格(Melissa Gregg)是英特尔公司的研究员。她在分析了许多关于如何提升工作效率的自助类图书之后指出,许多类似的书籍都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之上,“提高效率的责任如今更多地落在了每一个个人身上”。

但真的应该这样吗?格雷格进一步追问,“人们提高效率的目的是什么?是为自己好还是为了经理的收益?在这样一个去中心化、算法指导工作的世界里,究竟谁才是老板?在时下可预期的工作不断缩减的工作环境中,效率是不是一个好的衡量方式?”

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格雷格指出,有时候人们“不成功”的原因并非自身,而在于整个庞大的社会结构。在这个意义上,要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是对社会结构进行调整。而自助类图书能够发挥的作用,是将责任全部转嫁到个体身上,从而让人忽略了那些根本性的矛盾。

如同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蒂姆·梅在《社会学之思》一书中所写的那样,“那些共享的、社会性的公共议题,被私人化,个体化了。它就此成为一个人的义务,要改善自身,改善其生活,克服其缺陷,仿佛所有人都有平等机会获取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而我们与他人之间关系如何,我们所居处的环境怎样,在这个过程中都没有什么根本的意义。”

这自然算不上什么好事。身处在一个混沌的时代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面临的困难,而只有同时了解这个世界和自身,或许才能找到一条出路。

也许市面上的自助类图书多少能够让人理解自己在想什么,但归根到底,他们更多代表了这个时代对于每一个个人的要求和规训。


「现在发生的一切,都有内在关联」


喜欢我们的文章
记得设为星标,或右下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