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洲法院裁定:政府不能无差别地采集公民的网络数据

 全现在APP 2020-11-03
全文共 2151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昨日,欧洲法院作出一项裁定,认定政府无差别且不受限制地收集、保留公民的手机和网络数据是违反欧盟法律的,即便它出于打击犯罪或保护国家安全的目的。这一“收集”行为特指政府及情报机关通过电子通讯服务运营商获取数据,这类数据包括有定位数据和通讯数据。该裁定对欧盟成员国均具效力。

这一裁定是回应2017年提出的一起合法性审查请求,该请求由非营利组织隐私国际(Privacy International)提出,要求欧洲法院审查欧洲各国执法机关保留大量公民电子数据的行为的合法性。历时三年后,欧洲法院最终于今年10月6日作出前述裁定。

一个抗议无差别监控公民手机的活动。图片来源:luminategroup

据路透社报道,裁定的判断依据主要是四个案例,分别发生在英国、法国、比利时这三个国家,当地政府均主张依靠扩展监控工具来保障公民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称的电子数据,指的是元数据,例如定位信息、软件流量使用、通话对象及时长等等。根据VICE的报道,执法机关通常会声称收集这种数据对个人隐私是无害的,但其实基于元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后,能得到相当大量的个人信息,包括人们的生活习惯、兴趣、工作等等。

民间团体欧洲数字权利(European Digital Rights)成员、人权律师迪亚哥(Diego Naranjo)说道:“人们可能会觉得,知道我跟谁打了多久电话又有什么关系,但事实是,单个数据似乎看不出些什么,而一旦将多个点(元数据)串起来,那么就能精准地描绘出一个人的状况。”因此,他认为需要让普通人意识到欧洲法院裁定的意义。

隐私国际将此次裁定称为隐私权的重要胜利,同时也是对执法机关和情报机关的一次打击。“当今时代充斥着不安,它(裁定)提醒我们,任何政府都不应凌驾于法律之上。在民主社会里,警察和执法机关的监视权都必须受到约束和控制。”隐私国际的法律顾问卡罗琳(Caroline Wilson Palow)在声明中写道。

卡罗琳在声明中强调,警察和执法机关确实为保障公民安全起了重要作用,但必须防范权力的滥用,“他们应该专注于为我们提供有效、有针对性的监控系统,以此来保障我们的安全和基本权利”。

以色列街头,一名行人在低头玩手机。

在政府收集公民信息与隐私权的争议中,无差别的收集方式是一个重要的争议点。根据VICE报道,强调公民隐私权的倡议组织认为,如此无差别的大数据收集方式,其实只是执法机关图方便的举措,并没有必要性,更质疑这种操作方式的执法有效性。

上周,民间团体欧洲数字权利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数据错误、不正确的分析以及数据误报的情况,都暴露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大数据实践的是否有效”。该报告分析了多个数据使用错误的案例。

案例包括有去年丹麦出现的重大问题。根据《卫报》报道,在丹麦的刑事案件中,手机数据因其客观性强,而且是技术性证据,所以被认定为准确性较高的一项证据,例如手机定位数据能证明嫌疑人在案发时所处的地点。然而,去年丹麦警察发现,手机软件出现了多个数据错误的问题,以致于用作证据的定位数据有可能是错误的。

“这不仅意味着,无辜的人可能因此入狱,还可能错误地为真凶排除嫌疑。”丹麦一名检察官杨·雷肯多夫(Jan Reckendorff)如此评论这一情形。随后,丹麦对一万多起涉及手机数据的案件进行排查,截至去年九月时,已释放了32名囚犯。

针对手机数据不准确的问题,丹麦全国电信行业协会的雅各布(Jakob Willer)直言,数据的存在是为了提供电信服务,而不是为了监控公民,提供证据更并非电信行业的责任。

根据路透社报道,欧洲法院在本次裁定中指出,成员国的法院不应采纳违反本次裁定而收集到的数据作为证据。

法国里昂的一根柱子,上面写着“大数据正看着你”。图片来源:unsplash

本次裁定也并非完全禁止政府透过运营商采集公民数据,只是不能再以无差别方式来采集,针对特定对象进行监控仍是允许的。特定对象则是指涉嫌严重犯罪或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的个人,且监控前需要获得相关的程序许可。

此外,根据法院通报,在“绝对必要”的状态下,即欧盟成员国正面临着或明确可预见有严重的国家安全威胁时,成员国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方式,规定在特定时间段内,对公民数据进行无差别的采集,如果威胁的时间延长,该时间段也可以延长。欧洲法院没有对“威胁国家安全”作出具体定义,所以界定这一情形的准则依然掌握于各国政府手中。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信息法学研究员克里斯蒂(Kristina Irion)则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她觉得每次关上了政府采集数据的“盒子”后,它又马上会再以其他方式跳出来,“国家安全部门充满创造力,要通过法律界定新的监控方式是否合法,则又要花几年时间”。VICE在报道中指出,有关注隐私权的人对此次裁定不抱大希望,他们认为,在采集公民数据的问题上,政府长期以来都游走于法律的边缘,并且乐于在灰色地带里执行监控。

人权律师迪亚哥则认为,这次裁定对于关心隐私问题的人来说,始终是一个鼓舞。“执法机关会试图破坏我们的工作成果,但我们总算有了进步,我们是社会活动家,也必须是一名乐观主义者。”

参考资料:
https://www./en/article/bv89aa/the-european-court-just-ruled-that-bulk-data-retention-schemes-are-illegal
https://www./article/us-eu-privacy/eus-top-court-says-governments-cant-have-unchecked-access-to-phone-and-internet-users-data-idUSKBN26R129
https://www./2020/10/06/ecj-limits-government-spying-on-citizens-mobile-and-internet-data-.html
https://www./world/2019/sep/12/denmark-frees-32-inmates-over-flawed-geolocation-revelation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