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二谢帖》单字解析,绝对值得一看!

 yzhkl 2020-11-03

《二谢帖》笔锋犀利,多尖锋入纸,如横、点、竖,甚至撇画。

图1 王羲之《二谢帖》纸本

纵28.7cm(另一说26.4cm)

5行,36字,行草书

日本皇室宫内厅藏

第一行中,除“面”字因上字的顺势带出外,其余九字的起笔皆为尖锋。此帖用笔的开合程度堪称典范。第一行和第三行用意相仿,皆在本行内不作过大的跳动,第一行稍作按笔,第三行稍作提笔。其他三行的力度对比异常鲜明,“迟”、“静”(左旁)、“女”、“当试寻省”、“左边”等字的块面状线形异常明显。行间布势上,此帖亦变化丰富,多以字组状态出现。从行间来看,前三行稍松,后两行稍紧。此帖行草间杂,方圆兼施,骨力内含,线形丰富,加之钩摹清晰,是习王手札的入门之选。帖中首行“咏”字交代不清,第二行“静”字笔顺不明,“女”字有改笔,这在王羲之传世墨迹中并不多见,临习时不必拘泥。

《二谢帖》中的连接方式有实连、虚连、搭连和综合连四种形式。

(1)实连。“想耶”(图2)二字是典型的实连,绵长细腻,节奏舒缓,方向、力度控制精准。在连接线的中部有一个明显的节奏点,虽然方向改变,但却转换自如,并没有留下节点。因连线较长,如果没有方向的微妙变化势必带来线条的僵硬。

图2

(2)虚连。“比面”(图3)二字多铺毫按笔,在连接线上取提笔虚势,但笔势急促,虚线连虽然较细,却给人很强的力感。

图3

(3)搭连。此帖中搭连方式有点画连接、竖画连接、撇画连接、横画连接几种。

点画连接。“所送”(图4)二字中,点的造型较多。通过点的方向的暗示起到呼应连贯的作用。“所”字的下部组合与“送”字首部两点形态上有相通处,但在连断、走势上相异。

图4

竖画连接。“当试”(图5)的“当”字左下收笔带锋较长,与“试”字左竖若断还连。

图5

撇画连接。“悉佳”(图6)的“悉”字收笔为心字底的最后一点,已与中部挑点连为短弧线,左下引锋之后迅速提笔,故引锋线又短又细,但其引带方向明显地与“佳”字左旁撇画遥相呼应。

图6

横画连接。“边剧”(图7)、“良不”(图8)两组虽都为连接横画,但横有长短之别。“边剧”二字因中轴线处同一竖直线上,又因“剧”的起笔——字头短横(呈点状)位于中部,故“边”字收笔的连接线不需很长,点到为止。“良不”二字因空间布势的紧密,有“良”字反捺收笔的启下呼应,即不需要“不”字的实线遥接了。

图7

图8

(4)综合连。三组综合连各有千秋。“爱再拜”(图9)三字由搭连和虚连组成;“患者善”(图10)由实连和搭连组成;“羲之女”(图11)由连续实连组成。第一组,因“爱”字的上下拉长,与下部取搭连式,似为避免拖沓冗长之故。为了节奏上的变化,“再拜”二字取紧密式,不管是实连还是虚连,与“拜”字有关的词组,在尺牍中多数情况皆连为一体。

图9

图10

图11

第二组,“患者”二字取实连,通过“患”字末画与“者”字首画的实连,造成此二字的字内断字外连的效果,这种处理方式在晋人尺牍中,时有所见,以后逐渐发展为行草线条连带的常规模式。“者”字收笔为短横带下,一般不作过长的引锋,通过“善”字的首点的方向改变造成呼应效果。

庆旭临王羲之《二谢帖》

第三组,“之”与“女”的连带不合常规,似为误笔,因“女”字首画为撇折,常规为“之”字点画左下带锋连接“女”字撇画,而此处有一明显的右上趋势的短横。细看“女”字的撇画起笔(有微小的翻折),可以想见,若非误笔,则“之”与“女”应为虚连或搭连为妥,一般不用实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