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lixj1028 2020-11-03

1943年12月初,一群美军新兵抵达了位于怀俄明州(Wyoming)夏安(Cheyenne)以西4.8公里的弗朗西斯·沃伦堡(Francis Wallenberg)基地。这里,是美国军需兵团(United States Army Quartermaster Corps)的训练中心,为容纳因战争爆发而增加的部队,建有280座没有外隔热层和内墙的木制建筑物。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弗朗西斯·沃伦堡基地内的建筑物(明信片)

新兵们被带进了一幢编号为341号的建筑物,当他们询问带队军士,自己之后要做的工作是什么的时候,对方只告诉他们一个词,即“GR 装备”(GR outfit),除此之外,再无多余的回答。第二天一大早,一位名叫托马斯·A·罗恩特里(Thomas A. Rowntree)的上尉将新兵们集合了起来,宣布道:“你们现在隶属于第612坟墓登记连!”(612th Graves Registration Company)。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第612坟墓登记连连长托马斯·A·罗恩特里(左)和负责新兵训练的埃利斯·克拉克中尉

托马斯·A·罗恩特里,是第612坟墓登记连的首任连长。坟墓登记连所负责的工作,即是在战场上,找到阵亡的美军官兵,在对其身份进行识别后,登记埋葬。当新兵们听完罗恩特里对第612坟墓登记连的介绍以及之后所要负责的工作之后,全都愣住了。其中一名新兵托马斯·J·道林(Thomas J. Dowling)在战后回忆道:“当时,我感到浑身发麻,我知道这是战争中必须完成的工作,但我总觉得这应该是别人去做的工作!”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坟墓登记部队的一名士兵,正在对一个头骨进行鉴定

“我是来打仗,不是埋尸体!”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第612坟墓登记连部分士兵

当天晚一些的时候,包括托马斯·J·道林在内的新兵,从之前的惊愕变为了愤怒,他们纷纷找到连长托马斯·A·罗恩特里及连队里其他五名军士,提出了调离的请求,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我是来打仗的,不是埋尸体!”但毕竟,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新兵们调离的请求均被驳回。后来,在军士们的不断宣传下,新兵们的思想逐渐转变了过来。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内,第612坟墓登记连的新兵陆续抵达,到1944年初时,该连处于满编状态并投入了相关的训练。

美军坟墓登记处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格雷夫斯登记处士兵

美军有组织收敛阵亡官兵,最早出现于1898年爆发的美西战争(Spanish–American War)中,在这之前,因为美军将领对于一场战斗胜负的注重程度,大于如何处理阵亡官兵,所以在1846年爆发的美墨战争(Mexican–American War)中,阵亡官兵通常只是被战友埋葬在阵亡处附近。1917年8月7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发布了第104号通用命令,组建格雷夫斯(Graves)登记处。当时,该机构共组建了第301、302、303、304单位,随即便被派往欧洲,负责收敛阵亡的美军官兵。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一名坟墓登记士兵,正在清洗战友遗物

战间期(指一战结束至二战爆发前的时期),格雷夫斯(Graves)登记处被解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陆军、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立刻组建了各自的“坟墓登记处”,一般被称为GRS,即Graves Registration Service的英文缩写,而执行该任务的部队,就被称为坟墓登记部队。由于当时美国陆军的死亡率,是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加起来的四倍,所以咱们今天,就主要聊聊陆军的坟墓登记部队。

特殊的训练内容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二战美军步兵训练,这些也是坟墓登记部队士兵需进行的训练项目

由于坟墓登记部队所执行的任务,与美国陆军其它的作战单位有很大区别,所以其训练内容也有很大区别。以第612坟墓登记连为例,该连官兵除了要接受基础的步兵训练(射击、体能、格斗等)、掌握普通步兵必会的作战技能以外,还要接受“专门”的训练。

托马斯·J·道林回忆,当时他们在完成了基础训练之后,被送到科罗拉多州(Colorado)的丹佛(Denver)去观看尸检。他回忆,一些明知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战友,自始至终都在抬头望着天花板,而另外一些认为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好的战友,在观看没多久后,便争先恐后的跑向厕所,去干什么显而易见。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二战美军步兵训练,这些也是坟墓登记部队士兵需进行的训练项目

除此之外,陆军还为坟墓登记部队建设了一个按照战场情况设置的训练场。因为战场上的情况是异常复杂的,所以在这个训练场中,除了上百个用来模拟尸体(通常是动物)的东西之外,训练他们的教官还会想方设法去“烘托气氛”,例如在搬运模拟尸体时,用空包弹朝他们进行射击、制造毒气攻击或者在模拟尸体上布置诱杀装置(例如诡雷)等。在完成训练之后,教官会给他们每人一杯咖啡,看他们是否能喝的下去。另外,教官们会安排坟墓登记部队的士兵,坐进载满模拟尸体的卡车车厢,从一个地方前往另一个地方,途中禁止他们用吸烟的办法来消除恶臭。

坟墓登记部队投入实战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搭乘“约翰·爱立信”号运输舰,前往英国的第612坟墓登记连部分士兵

1944年5月,第612坟墓登记连登上“约翰·爱立信”(John Ericsson)号运输舰前往英国。一同出发的,还有第603、606、607、608和3041坟墓登记连(后来又新组建了好几支坟墓登记连)。这些部队,都是为之后的“霸王行动”(Operation Overlord)做准备。在实战中,这些部队会以排级编制,分散配属给各个参战部队。

1944年6月6日早上6时30分,美军第1、第4、第29、第90步兵师,第2、第5游骑兵营在奥马哈、犹他海滩及奥克角展开登陆作战。而坟墓登记部队,则于当日下午,陆续抵达诺曼底海滩。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诺曼底战役中最具代表性的照片,第1步兵师的士兵冲向奥马哈海滩

第607坟墓登记连二等兵约翰·D·利特尔(John D. Little),是这样描述他所看到的情况:“海滩上有数百具尸体,涨潮时会将他们冲上海滩,退潮时会把他们卡在那些被击毁的登陆艇或障碍物(指拒马)间,我们不得不潜入水下,把他们拉出来。”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奥马哈海滩上的美军伤员

处理这些尸体的速度必须要快,一是因为数量众多的尸体,可能会对后面赶来的部队士气产生影响;二是由于卫生的原因,在当时的温度下,阵亡士兵的尸体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出现问题,坟墓登记部队士兵就算用棉花塞住鼻子,都无法抵御臭味。一天的工作,也让他们浑身是血。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犹他海滩,第4步兵师的士兵

1944年6月10日,坟墓登记部队已经在诺曼底海滩附近,建立了8个墓地。到8月8日,这些墓地中,已经埋葬了3万多人。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挖掘墓地一般并不是坟墓登记部队来完成,这些工作一般是当地平民或者是德军战俘来完成(后者居多)。而坟墓登记部队,所负责的主要是寻找阵亡美军官兵尸体。因为在诺曼底战役中,盟军处于进攻的一方,对于作战部队来说,需要及时的向内陆挺进,所以在此之前阵亡的官兵,会由其战友简单的进行处置。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美军在奥马哈海滩站住脚后,坦克登陆舰卸下补给品,许多坟墓登记部队的士兵也随之被送来

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战友,安置在他们阵亡处的附近,用一块石头、棍子或者是步枪进行标记。由于担心遭到残敌的攻击,所以他们在选择安置地点时,通常会选择较为隐蔽的地点来完成,这就给坟墓登记部队带来一定的麻烦。

“狗牌”及个人物品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二战美军狗牌

战斗结束后,坟墓登记部队通常会在战场上仔细检查,避免遗漏任何一名阵亡士兵的尸体。在找到之后,就是识别尸体身份,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工作。坟墓登记部队一般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识别尸体身份。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坟墓登记部队士兵驾车为公墓选址

最主要的办法,是通过“狗牌”(Dog tag)来识别。“狗牌”的正式名称为军人身份识别牌(或称军籍牌),在这个(每名识别会配发两片)金属小牌上,冲压(制作工艺)有姓名、军籍号、血型等信息,这是坟墓登记部队识别尸体身份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坟墓登记部队士兵正在检查阵亡士兵的个人物品

但是各种口径的枪械、各种重量(重量越大,威力越大)的爆炸物、各种军用飞机及装甲车辆残骸所带来的破坏性,会使尸体严重缺损或是无法辨认(例如坦克乘员),军人身份识别牌也可能遗失或者因高温烧毁。在这种情况之下,坟墓登记部队的士兵,只能通过其它物品或办法来识别阵亡士兵的身份。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坟墓登记部队士兵所出的一份埋葬报告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埋葬报告,由于身份未能确认,因此标出了发现他的坐标位置

物品方面,例如戒指、手表、钱包、照片、衣服等。根据这些,有很大几率能够推断出尸体的身份。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坟墓登记部队的士兵就会通过留指纹、留血液等办法来保留其识别特征。如果遇到最坏的情况,会通过切下的皮肤来获得识别特征。

气候寒冷带来的问题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坟墓登记部队士兵与军医检查阵亡士兵,由于是冬天,尸体已经变得僵硬

诺曼底战役的胜利,使得盟军成功的开辟了“第二战场”。1944年8月15日,盟军发起了“龙骑兵行动”( Operation Dragoon),从法国南部展开攻击。同年9月,部分盟军抵达德国边境。为了尽快结束战争,盟军于1944年9月17日发起“市场花园行动”(Operation Market Garden),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该行动失败,西线战事也陷入了僵局。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正在对坟墓进行检查的两名坟墓登记部队士兵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坟墓登记部队士兵准备安葬阵亡战友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四名德军战俘,抬着美军阵亡士兵尸体前往公墓

随之而来的冬天,使得坟墓登记部队的工作变得更加的困难。天气寒冷,让他们从临时坟墓中取出阵亡士兵尸体的这一过程,变得非常困难(挖掘工具很难挖动结冰的泥土)。另外,冻僵的尸体,也使坟墓登记部队士兵很难取出他们随身携带的物品(无法进行身份识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坟墓登记部队的士兵通常会将这些尸体抬进帐篷,等他们变的不是那么僵硬时,再完成识别埋葬工作。

“这是我们的荣幸”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1945年3月,坟墓登记部队士兵正在安葬阵亡的战友,这里,共埋葬了8000多名美军士兵

至德国投降之时,包括603、606、607、608、612和3041在内的多支坟墓登记部队,共收敛了290974具阵亡士兵的尸体。其中170752具阵亡士兵尸体被送回国内(花费1.91亿美元),109886具阵亡士兵尸体,被留在国外(应亲属要求)。虽然仔细进行了辨认,但还有10356具尸体身份没有被确认。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1945年1月,法国埃皮纳尔公墓的入口

与尸体朝夕相处:美军GRS部队,多数新兵在刚来时都曾要求调走

1945年3月,法国圣阿沃德公墓航拍图

虽然在最开始,大多数被分配到坟墓登记部队的新兵,像托马斯·J·道林一样讨厌自己所执行的任务,且几乎都要求过调离,但随着战事的进行,他们对自己所执行任务的看法,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托马斯·J·道林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我和我的战友都认为,能够为作战部队倒下的战友服务,让他们有尊严地离去,这是我们的荣幸!”另外,坟墓登记部队的士兵,虽然没有参与战斗,但经研究表明,他们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比率,是所有参战部队中最高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