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一翁
2000多年前,孔老夫子在《论语》中曰“言忠信,行笃敬。”现今,复旦大学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作为校训贯彻了100多年。百年老校南京师范大学,在百年校庆之际,确定新校训为“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然而,急功近利是这个时代的浮躁病,浅尝辄止也是这个社会的通病,“笃”或为一方良药。学习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兴致到了就阅读两个小时,没心情了就放纵两个星期。半途而废的结果是有始无终,三心二意的结果就是一无所获。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中问道:成长的方法是什么?要生存、要成长、要发展,就要在学习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比尔盖茨一生都在学习,他认为学习并不是非要在学校里完成,学校只是学习发生的一个环境。据估计,他每周读一本书的习惯,坚持了52年,其中许多书与软件或业务无关。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被称为“大傻瓜”,因为村里的人让他在1美元和10美元之间挑选的时候,他总是拿1美元。邻村的人听闻此事,觉得很是奇怪,纷纷跑来验证,小亨利也从不让他们“失望”。小亨利回答说:”如果我第一次就挑10美元那张,后面还会有人让我挑吗?”人这一生,会面临无数的思考与选择,思考决定选择,选择决定成就。疾风知劲草,时穷节乃现。真正优秀的人,往往都是善于独立思考。停留在想象中,没有付出实际行动,是一段毫无价值的体验。前有王羲之坚持习字20年成“一代书圣”,后有金庸连续写作17年成“武侠泰斗”。王阳明也说过:“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学习到位、分辨清楚、思考缜密、还需要持续实践,方为正道。无论信天、信地、信佛,还是一个渺小的梦想、一句听起来很荒唐没有人愿意去相信的话。比听过重要的是听懂,比听懂重要的是理解,比理解重要的是笃信。有位作家说:身边有80%的人从来不思考,15%的人以为自己在思考,而只有5%的人真正在思考。实际上,思考过后,笃信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听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成大事者,皆有信仰。哥白尼信仰神,鲁迅信仰自己,钟南山信仰共产主义……拥有笃定的信念,就拥有了力量与幸福;拥有笃定的心境,天地自成一派。人活一世在于“笃”:笃学不倦,笃思不止,笃行致远,笃信自救。 
作者:一翁,情钟文学,捕捉生活,一寸方心弘扬传统文化,一隅笔墨传递时代力量。转载联系南师国学堂(NHJGX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