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河印象
“小城不大,风景如画。民风淳朴,盘子很大。街路虽窄,秩序不差。楼房不高,异域风雅。历史厚重,颇具文化。一江双城,穿越欧亚。”一首打油诗形象道出了在黑河的所见所闻,其思其感。这是在去往锦河大峡谷的路上,一位年轻的的士司机脱口而出了前两句,瞬间调动起“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激情,由一行众人有感而发的。
黑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小兴安岭北麓。是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之一,素有“北国明珠”、“欧亚之窗”之称,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为界,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州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最近距离仅750米,是东西方文化的融汇点。
印象黑河与想象黑河完全不沾边。老辈人的说法儿叫“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还有说那里熊瞎子顺着垄沟掰苞米,掰一穗扔一穗,掰到头来还是一穗。这样的事情可能看不到了。但是,在去黑河的路上我们见识了什么是“大东北”,什么是“漫山遍野大豆高粱”,什么是一望无际的大林海,真是让我这个纯东北爷们自愧寡闻了。
在濛濛细雨中我们出了黑河火车站,如许多地方一样一些的哥的姐们忙着过来揽客,我们怀着戒备之心与其中两位聊了一会后才决定上他们的车去宾馆,每车6元钱的车费使这一对的哥的姐获得了信任,接下来又与两位敲定了后两日的行程和让人感觉可以接受的价位。
一顿晚餐让大家对黑河的信任度迅速提升。出宾馆时前台女孩一再嘱咐这里的盘子大千万不要多点菜,她给我们的建议是8个人4个菜。我们团队的生活主管依此而行点了4个菜后,却还是没有经得住诱惑,在服务员“点菜过百元红焖肘子半价优惠”的热情提示下,加了个菜,再加上饭店赠送的两个小菜共7个菜。上来后真的“晕菜”了,盘就是盆呀!但无论如何都称得上是一顿高性价比的丰盛晚餐。
餐后,我们不得不“被动”地逛起了秀美宜人的江堤步行大道和灯火辉煌的商业街。
在连日来新闻不断播报各地气温居高不下的大伏天,漫步在祖国最北方的黑龙江畔,夕阳映红了半壁天,江水悠然,霞光粼粼,迎着凉爽扑面的习习微风,伴着市民自发组织的小乐队演奏的悠扬乐曲,望着隔江的异域风情,迷人与迷恋缠绵着,忘忧与忘我交织着。此刻,黑河小城的温馨与浪漫,如江水浮舟一般载着每个人陶醉的身心与释然的兴奋,驱使我和我的同伴们追赶着将要被夜色吞噬的夕阳,不停地按动手中相机的快门,试图多留下一幅小城醉人的影像与魅力。
夜晚,灯火辉煌的商业街同样迷人,不仅外地游客在此流连忘返,不少当地居民也乐此不疲地逛来逛去。不时还会有举家而至的俄罗斯游客,牵手而行的俄罗斯情侣和美丽动人的俄罗斯女孩在眼前飘来飘去。相比之下俄罗斯商品街却显得冷清了许多。
商业街上最吸引人的是商品、金钱与交换。但这条街最繁华的地段却矗立着一尊俄罗斯著名文学家普希金的塑像,街旁便是用普希金名字命名的书店。书店的装饰、经营方式和浓郁的文化氛围让我和我的同伴感叹不已,我们像孩子一样精心翻阅着架上的书籍,静静地听着孩子们在朗诵角聚精会神的朗读着名篇名段……我们在繁华的商业街、在不知不觉中渡过了一个充满了文化氛围的夜晚。
黑河,边陲小城,我和我的同行伙伴被你的魅力吸引着。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带着一份信任,带着一份情感,带着一份责任,虔心寻找并观瞻这里的每一座铭刻着辛酸、悲壮、艰难与蹉跎岁月的博物馆,努力使我们的足迹踏遍老城区每一条并不宽阔却写满故事的街路,去感受小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异域文化,去体味由汉、满、回、蒙古、鄂伦春等31个民族组合成大家庭的宁静与祥和。
其实,黑河印象,仅仅是在这座小城三两日内的观感,但确是多了一份敬重。因为,她亲眼见证了这块黑土地的变化与变迁,亲身经历了这块黑土地的衰落与繁荣,亲自感受了这块黑土地的耻辱与振兴。
祝福黑河!我们将带着黑河给予我们的鼓舞和力量,走向更加美丽、更加广阔的炽热的黑土地。
(清风缘影文/禅心、清风缘影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