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悦读丨孙梓轩《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散文)

 作家荟 2020-11-03

阅读悦读丨孙梓轩《十年之约——纪念我们逝去的单纯而美好》(故事)

文/孙梓轩

【作者简介】孙梓轩,笔名沐心,在读大学生,南边文艺第三届扶持作家。爱好文学,对文字情有独钟,喜欢淡淡的忧伤,坚强、阳光心态,一颗细腻的、柔软的心。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故事的引子,源于前几天看的相亲节目,触动心绪。想起我妈,讲给我的一个故事。

听完,脑海就浮现出“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这样一句话,我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而对于我,最好的便是用文字记录下来,分享出去。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曾有一段特殊的时期,《十年文化大革命》1967-1977年,具体事宜我们这里也就不探讨了。故事的主人公是地主家庭出身,叫做孙少平。在国家“知识青年下放农村,回到基层中去”政策下,少平被分配到了四川省平昌县荔枝乡。

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着疑问:“时间间隔了这么久,你怎么知道这个地方,还这么详细?”

因为那里是我的家乡。在那里,故事的女主角海燕与少平相遇,按照辈分的话,少平我应该称呼他“孙爷爷”的。茫茫人海里,相遇,又是怎样一种缘分。故事的情节想必大家肯定猜得出:两个人相恋,大山的深处开出紫色的玫瑰,两个人出双入对,忙于组织、参加各种活动工作中。

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条件或许艰苦,但因为有相爱的人在一起,也并不觉得苦反而内心甜蜜与幸福充斥。如果故事正常发展下去的话,俩人应该是回城、结婚、生子、养育,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或许是一段甜蜜的爱情故事。

但,“十年文化大革命”改变了这一切,少平被人揭发是地主家庭,在那天夜里少平独自一人离开,听妈妈讲孙爷爷他逃到了新疆躲难,在那段日子,家也不敢回,任何亲戚、朋友也不敢联系。

一些时候,我时常会想象少平离开的那一夜,是怎样一种情景!

逃难前,和海燕约定三生,等我回来;亦或者,抛下海燕,独自逃命。不管是哪种,好像也都不重要。

后来,随着知识青年回城,海燕久等不归,回到了自己的城市,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少平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分配到新疆石油,经常被单位派遣到国外考察,足迹踏遍孟加拉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领略着外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当然,少平也结婚了,不过不是海燕。现在退休在家,定居成都龙泉,担任成都老年大学教师,教画画,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

光阴似水,转眼成空五十年,人生的大半辈子也就这样度过。按照老话:“半截身子埋在黄土里”,少平与海燕之间也再无联系。在这五十年里,两人都寻找过对方,四处打听消息,却仿佛人间蒸发一样。

五十年,谁都不知道,对方是否还活着。

2015过年的时候,大年初五少平爷爷在我家吃饭,些许是酒精的麻醉、亲情的感染,此时的我对那一幕记忆犹新,每每想起内心酸涩一片。

少平爷爷叹着气、仿佛带着哭腔的语调对着我爸说:“我现在已经是半截身子埋在土里的人了,什么也不想了。心里唯一的心愿,便是能够在在有生之年,我只想见她一面,看她过得好不好。这样,就算死我也无憾了。”

当时,很静很静,空气中充斥着凄凉,我们都没说话。

在前段时间,给家里打电话问候爸妈的时,妈妈问我:“还记得少平爷爷吗?”

 “当然,我一辈子也忘记不了!”

你少平爷爷,最近打电话给你爸:“他找到她了,她还活着,过得很好。”

短短的几句话,心里一阵暖流,真幸运。

少平爷爷在成都老年大学教画画,有一天,她的学生听了他的描述,告诉少平爷爷,海燕是她一个姐妹,在川外某地,现在在家带外孙。在学生的联系下,少平爷爷终于与她的初恋相见,而关于见面的场景,就不是很清楚了;但,想必肯定是好的。这次见面后,少平爷爷送了一幅自己画的国画送给她,安好。

在故事的结尾,少平爷爷:“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庭,有子孙后代了,后头已经不可能;有生之年,相见已经是天大的恩赐。此生无憾。”

时常在想,真真的爱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今天,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给了爱情最美的诠释。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