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悦读丨杂文】王杰《高考:当一件严肃的事变成噱头》

 作家荟 2020-11-03

【阅读悦读丨诗歌】王若我《孤独》(外一首)

文/王杰

【作者简介】王杰,青年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废墟下的青春》、《贰拾有柒》,杂文若干。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又是一年高考季!

自打微信异军突起成为我们主要的社交平台,每一年高考,朋友圈的玩法都千奇百怪,前一年还在怀念青葱岁月,今年就恬不知耻地冒充考生做个准考证在朋友圈晒一晒。

噢,准考证!这个玩不坏的千年老梗。

2013年,正当高考第一天在炙热的烈日骄阳下拉开序幕,突然朋友圈迅速被一条消息刷爆——白娅倩的准考证丢了!全国人民心急如焚,众志成城,仿佛回到汶川地震那一年,全民接力,为爱转发。

只是可惜的是,那一年直到高考结束,我们都还在帮白娅倩同学找准考证!

你看,白娅倩同学一定是急坏了。举全国之力,都没能将她送进考场。

于是2014年,白娅倩同学复读了,嗯,一定是这样!只是不幸的是,这一年,她的准考证又丢了……

锲而不舍的精神再次被赋予到这个坚韧的民族,朋友圈又一片沸腾——这熊孩子,咋这么不小心?没办法,谁让我们是乐于助人的活雷锋呢,找吧!这个年度的高考季,我们四处发帖,茫茫人海,再次寻找白娅倩的准考证!

此后的每一年高考,白娅倩似乎被全国人民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也锲而不舍地年年将准考证弄丢,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国民这种高贵的品质传承下去。想来,要是2013年白娅倩同学的准考证不丢失,今年也该是四年本科大学毕业了吧。不可否认,为了民族精神的传承,她的牺牲实在太大了。

就像民族精神需要传承一样,寻找准考证这个事,也经过几年的磨砺和修正,逐渐变成了一种特殊时节特有的文化活动,也被延续了下来。白娅倩同学可能因为年纪较长,不得已选择了告别这个舞台,含恨退役。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从2016年开始,又一个调皮的孩子被我们选择关爱,他叫刘明炜,他一样喜欢弄丢准考证。

我们依然乐此不疲地帮着寻找丢失的准考证,我们依然乐此不疲地参与到这个有意义的活动。我们不在乎这些信息是否准确,我们只想用一场游戏似的公益,验证我们尚存的高贵情操。

只是,当一件严肃的事,变成了噱头,真正的公益可能早已荡然无存。

高考,这个我们有生以来可能唯一一次公平的竞争,被轻视调侃,那么我们追求的平等,从骨子里来说,可能就早对它漠不关心。

刘明炜的准考证丢了,我们用文字在这则甚至都没仔细看过的消息后面加上“急转,别让孩子输在6月”的煽情字样,体现出对高考的重视和热忱。是的,在微信上,我们是古道热肠的有心人,因为发一条微信,我们只需要动动手指。转发一条消息,我们可能在麻将胡牌的空闲时间,也可能是一次会议的枯燥罅隙。只要是无聊的时间,我们都热衷于凑热闹。

今年是刘明炜的准考证丢失的第二年,是整个寻找准考证活动展开的第五年。我们仿佛感觉到一群电商的跃跃欲试,在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似乎没什么不能成为可能,11.11能从光棍节变成双11电商节,高考季,又何尝不能再次成为一种商业契机呢?只是到了那个时候,一件仅存的严肃的延续千年的具有文化传承的大事,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终结。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又该用什么手段来展示我们乐于助人、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呢?

这是个问题!

(图片来自于网络)

尊重原创,文末点个赞呗!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