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油纸伞

 作家荟 2020-11-03

摄影/ 阅读悦读

拍摄地址: 成都非遗博览园

泸州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据清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泸县志~卷第三》载:“泸制(桐油)纸伞,颇为有名。崇义分水岭亦多此者,而已分水岭所致最佳。近有美美,工作益精巧。”

伞骨选用蜀南竹海等地海拔800米以上的深山老楠竹,韧性大、弹力强,并经防霉、防蛀等工序处理;伞面选用拉力强的特制手工棉纸,伞面手工精绘彩图,如花鸟、人物、山水、风景等,并在伞面刷上绿色环保的特制熟桐油,桐油伞具有极强的紫外线过滤功能,不论日晒雨淋,都不破裂、不褪色、不变形,经久耐用,生态环保。

油纸伞生产制作历史与泸州老窖差不多。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泸州油纸伞的“黄金时期”。特别是40年代晚期至50年代初期,靠近泸州小市码头的珠子街是当时泸州的“油纸伞一条街”。

极盛时期,泸州境内共有大小油纸伞生产厂家100多家,从业人员上万人。年产纸伞2000万把。历史上泸州主要以制作雨具的“大红伞”为主。

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钢架伞与布伞的的普及,实用方便的钢架伞逐渐取代了油纸伞,以前从事油纸伞生产的人纷纷转行。至90年代。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在进行生产。

本世纪初,随着旅游市场与新古典主义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油纸伞特殊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喜欢油纸伞的人们逐渐增多,泸州油纸伞开始走向复苏。

2008年江阳区政府把“泸州油纸伞制作工艺”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CCTV-2、CCTV-4等多家宣传媒体曾专题采访报道。

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与支持下,现泸州从事油纸伞生产加工的企业或个人逐渐增多,很多年轻人已加入油纸伞行业,促进了泸州油纸伞行业的发展。

泸州古典油纸伞还把传统工艺、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结合起来,把彩色印刷引入伞面印图,增加了伞面的艺术品质与精美性,增强了泸州油纸伞的文化附加值,将泸州油纸伞发展到一个新台阶。

点亮文末的大拇指、分享文章是对作者的鼓励!

顾问:朱鹰、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编辑:洪与、邹舟、杨玲、大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