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悦读|图说 】王琴《岷山深处有人家》

 作家荟 2020-11-03

【阅读悦读|图说 】大烟《阳光正好,梅开百花之先》

图文/王琴

【作者简介】王琴 ,四川平武人 ,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字爱好者,有散文和小说散见于报刊杂志。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我的家在川西北的岷山深处磨刀河畔,虽说地理位置偏僻,但是人们的日子依然过得红红火火,特别是春节,和全国人民一样,不信,跟着我一起来看一看。

刚进村子,就是这样的标志性建筑,我的家到啦!

看看,是不是有几分古朴的味道?

转过一个小弯,远处巍峨的大山,近处漂亮的房子,还有层层梯田棵棵桑树一一呈现在眼前。

虽说还是初春,没有一点寒冷的感觉,一片宁静祥和。

大年三十,早早起来,到五里之外的场镇上去赶集。

年这边的最后一次赶集,我们这里叫“逢场”,可不是“逢场作戏”哦,是因为农村人少,每隔三天或者两天才会集中一次买卖商品,各家各户也会心中有数做好购物的安排。

看,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越过山顶,照射到这片土地上,灿烂而夺目。

别看眼前的这块田现在是荒芜的,再过几个月,这里会是一片金灿灿沉甸甸的谷穗。

路边的人家房屋旁边还搭了这样的一个简易的棚子,养着公鸡母鸡和大白鹅。

这可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的家禽哦,不过咱也别只想着吃,听着他们咯咯嘎嘎地叫着,感觉山村因为有了他们而平添了几分生机。

还有这只山羊,眼睁睁地瞅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可怜巴巴的样子,我想他心里是不是在想:我也想去赶集,亲人们,带上我呗。我看看小山羊,心里也想着:怎么就不给他找个伴儿呢,两只羊在一起也不孤独啊。

这儿的房屋是不是看着有点破旧啊?早已没人住了,人家已经搬去新居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我喜欢的是这幅图画,连绵的群山,嶙峋的老树,古朴的老屋,绕来绕去的电线,准备开花的菜苗,层次分明,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时间好像还停留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都在一个温馨的梦里。

很多人肯定不知道这是什么,告诉你吧,这是“污水处理池”。

村里各家各户的生活用水都会归流到这个池子里处理后再排到磨刀河里,再流到涪江,再流到嘉陵江,再流到长江,再流到上海…….

哈哈,看看,我这么一捋,知道了吧,再偏僻也有通往繁华的路。

再看看路边的这座小楼房,墙壁上面写的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哦,大意就是父母养育儿女很辛苦,我们要孝顺。

别看村子小,也是有文化讲文明的地方,“尊老爱幼”时时记心头,时刻不能忘。

场镇到了。估计大家该买的都买了,人不是很多,再说有是年三十,主妇们肯定在自家的厨房忙碌着吧。

场镇上的货物还是很丰富的,咱们来看一看。这个摊位卖的是各种杂物,糖果、红糖冰糖、干辣椒、干豆腐皮,鸡蛋,粉条等等。

摊位前的买主各取所需,今天大家都很大方,既不问价也不砍价,拿了就称,称了就给钱,耿直得很。谁让是大过年的呢,是吧?

这个摊位上卖的是冷冻品,鸡鸭鱼肉,发现没有,大多是女人们在挑选,很认真!

小朋友们最稀罕的当然是各种各样的小烟花啊,小鞭炮啊,男孩子喜欢,女孩子也不示弱,这年头,男女平等!(玩笑的哈,安全第一)。

年轻的爸爸妈妈看了又看,钱不是问题,问题是哪种既能玩儿得开心又能保证安全呢?这个是得好好选选啦,千万不能大意,小朋友可只知道玩儿,爸妈得多费心了。

老爸出镜啦!今年已经71岁的老爸精神矍铄,不听话也会偷偷骑一会摩托,我笑称他是“风一样的男子”,我偷偷告诉老妈,把爸的摩托故意弄坏,这样他就只能走路了。

年岁大了,反应也滞后了,哪敢还骑摩托啊?老爸是买鞭炮的,辞旧要放一次,迎新要放一次,团年要放一次,人过年还得放一次,正月十五也不能少。算了算,真不少啊,临走的时候,老妈叮嘱了:买响得久的,莫噼里啪啦两声都没有了。

好吧,那就来一万响的吧。其实,我也不知道是好多响的,我就猜,一万多大的数啊,肯定响得久。看,卖东西的小姑娘多耐心啊,也顾不上其他的买主,仔仔细细地给老爸解说。

我们这里的猪肉!多新鲜啊,白白红红的。最下面的这块肉做红烧肯定好吃,肥瘦均匀,不肥不瘦。

卖肉的小伙子多精神啊,笑嘻嘻的,生意肯定不错。

再来看看这一处卖肉的。看到没有,猪脚!胶原蛋白特丰富,不要怕长肉肉,过年过节的不长点嘎嘎像话嘛,再说了不长几斤哪里有资格说减肥呢,现在减肥可是全民话题呀,咱怎么着也得跟上时代的节奏吧。

特别要说一点,我们这里的猪肉可是环保猪哦,有商家订购的,不能吃饲料,只能吃玉米红薯土豆这些粮食,所以肉质鲜美,松软可口,吃了不会担心受催长素的二次污染,放心吃。看到没有,傍边还有豆腐干,这个可是炒回锅肉的哦,再加点蒜苗,在火苗乱窜的锅里翻炒》……..那滋味,自己去想吧。

对,就是这样的豆腐干,外面有点点黄,里面可是软软地白,吃起来很有韧性。这个摊位上卖的有凉粉,魔芋,都是自己家做的,纯粉做的。可惜我照相技术不好,没有拍出好的效果,惭愧!

过年,大鱼大肉的,来一份凉拌凉粉,一份酸菜炒魔芋,刮油啊,爽得很!

这里卖的就是蔬菜啦。青海椒,蒜薹,菠菜,芹菜,西红柿,红萝卜白萝卜,都有。

再看看这个背篼,已经装满啦。别怕没钱,旁边就是信用社哦。

这个老大爷显得有点寂寞,看着别人的热闹。卖的是生姜,红薯,青菜头,蒜苗葱子。

嗨,地方没选对,卖菜得扎堆,很多人的喜欢就是凑热闹,哪里热闹凑哪里去,你这样一个顾客都没有,咋办呢?要不,我去告诉他挪一个地方去?

这里卖的是鲜鱼,都是活蹦乱跳的。生意好得很,还问怎么吃,问清楚了,按照吃法给你弄好,包括片鱼片也弄好。真方便啊!

这个是鹅还是鸭子啊?哪怕被人禁锢在背篼里,也挺直了腰板,哦不,挺直了脖子,目不斜视,是的,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尊严。

我暗自祈祷,这样有志气的一只鹅或者一只鸭子,不要被卖掉啊,吃什么不可以啊,就别吃这个了。

春联早就卖过了吧?没关系,这位老兄依然摆摊。咱卖的不仅仅是对联,要的是这份红彤彤的喜庆,对吧,看着就舒坦。可是我家老妈也早买了,不然我肯定照顾他生意。

上午就这样消磨在了场镇上。下午该去给外爷外婆上坟了。

天空真蓝啊,多晴朗啊,山村里的一树一木显得很通透。不太蜿蜒的公路,一直通向老屋后面的小山,那里树木丛生,山上埋着外婆,山脚下埋着外爷。

这是一颗老桑树,每一年的春天都长出茂盛的桑叶,一直到秋天。

小时候,老妈会养蚕,一年两季,春蚕,夏蚕,春蚕好养卖钱多,夏蚕很容易生病,大多时候没有收成。老妈靠着这些卖钱来供我们三兄妹读书,贴补家用,话说我老爸那会的工资才十多块钱吧,我也忘记了,反正很少很少。

到了深秋,这些桑树的枝丫必须剪掉,不然桑叶长不大。现在别看对面的山不好看,再过一段时间雨水一充足,树叶一天天的绿起来,到了秋天,树叶又一天天地红起来,好看得很。

山上的这一条路上铺满了落叶,走起路来刷刷刷地响。小时候,这条路是我们放牛毕竟的路,也是我跟随哥哥们偷了家里的辣椒腊肉土豆上山垒灶烧烤的路。那时候,我们院子里的女孩子少男孩子多,我总是被男孩子们嫌弃着又跟屁虫一样跟随着,可怜兮兮的。

现在,过去了多年,我们一年大多走上一回这条山路,为的是去拜祭故去的亲人。

两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小朋友,抡起地里的树枝相互敲起来。

小时候,我和我二哥也是这样打打闹闹的,只是二哥小时候喜欢上了武打,我就成了他练拳脚的对象,一个不小心,背上就挨上一拳或者被他一个扫堂腿扫翻在地,等我爬起来去追时,二哥已经跑远了。现在,我们三兄妹的孩子也长大了,开始了他们的玩闹。

一大家子,祖孙三代。暖暖的太阳下,在自己家里的地里坐着。我不知道老爸在想着什么,哥在想着什么。我能知道的是小朋友的打闹,丫头挑衅着弟弟,来啊来啊,打我啊。

外爷外婆的坟周围都是枯草枯树,不敢放鞭炮,老妈和大哥在坟前用镰刀整理出一小片空地来,烧香蜡纸钱,敬酒敬烟。人生或许就是这样简单,该活着的时候好好活着,剩下的随其自然。

回去的时候,看见一朵月季的花骨朵,粉红的。再不久,就春回大地春暖花开了。一年四季又一个轮回开始了。

秋天,我家门前晾晒的玉米,丰收了。小狗也很高兴,帮着主人晾晒。

夏天,屋前园子里的雏菊盛开着招蜂引蝶。

看,夏天,这一片葱茏!白云飘荡在山腰间,宛如仙境。漂亮的小楼掩映在绿树之中,四周的桑树长出了宽大的叶子,玉米杆也抽穗了。

山脚下的水田里,稻谷伸起了腰杆,过不了多久,他们都会含羞一样弯下腰。

继续稻田,丰收了哦!看,稻田里就剩下了这些小矮人,守护着家园。

屋前的小院子,老妈整得有点乱,花花草草白菜辣椒的什么都有。不过,很好看。

家里从来不缺瓜果蔬菜,用老妈的说法是,随便到房前屋后转一圈,回来就会弄一桌子的菜。

能干的老妈。

还有南瓜,已经熟了。城里的米饭用电饭煲闷熟,不太好吃。我们回到家,老妈会给我们煮柴火饭,锅底铺上南瓜,米粒软软甜甜的好吃。

屋后的小菜园,大大的高高挂起的黄瓜。摘一个下来洗干净,去了皮,一刀剖成两半,再细细地切成薄片,用红油椒麻油凉拌了生生脆脆地,特别可口。

白云缭绕,桑树在风中招摇。在劳动的老爸老妈和邻居们。

年轻时候的老爸老妈和小时候的大哥。时光啊,你慢些走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如果可以,时光,请对老爸老妈温柔以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