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悦读丨散文】唐兴爱《幸福就像花儿绽放》

 作家荟 2020-11-03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唐兴爱

【作者简介】唐兴爱 ,中学高级教师,爱好文学,由光明社出版专著一本,近六十篇作品发表市级以上纸质媒体。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过年了,我们延续学校多年的传统,对所有的退休职工进行慰问。带着一年辛劳的硕果与他们分享,捎着盛满爱意的祝福与他们共享,你才会发现,他们对生命的感悟就像静静流淌的乡间小溪一样恬淡与自由,他们对现实的体验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充满希望给人启迪。

走进这个家庭,家中窗明几净,到处铺满温馨,那个近八十岁的退休教师,仍就躺在床上,她的女儿忙前忙后,招呼着我们,大声的告诉自己的母亲:妈妈,你单位的领导又来看你了。老人浑浊的目光中闪烁出一点点的喜悦,一丝清泪顺着眼角慢慢的滑落,只见她颤颤巍巍抬起了胳膊,艰难得竖起大拇指向我们致谢。她的女儿告诉我们,老人除了听觉和意识还比较正常之外,已经在床上躺了整整五年,今天能够流泪已属罕见。老人以这样孤独的方式行走在生命旅途之中,没有花香鸟语,没有欢歌笑语,没有自由的行走,甚至没有语言的交流。做为她唯一的女儿,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女工,没日没夜的操劳,倍加呵护的照顾,其中的辛苦自然不言而喻,而真正让我们的心灵感到震撼的是她女儿的一番话:只要看到母亲还躺在哪儿,心里面就感到踏实,纵然腰酸背痛,纵然忙里忙外,也感觉到幸福始终围绕在身边。

我们慰问的另一家,是七十多岁的老俩口,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自从我们进入家门后,老俩口就乐得合不拢嘴,一直劝我们吃这吃那。老头是铁路系统最早的教授级经济师,现在工资才二千多元;而老伴是小学高级教师,工资是他的近两倍,面对这样的差距,他笑呵呵的告诉我们,自己七十年的生命历程中,献了青春献子孙,对铁路始终一往情深。现在老了,想想自己,从黑幽幽的窑洞到现在亮堂堂的楼房,从脏兮兮的水泥地到明煌煌的木地板,从昏黄的煤油灯到贼亮贼亮的电灯,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了,对现在的生活,他已经很知足很知足了,虽然工资少了点,但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家庭,没有生活之忧没有健康之患,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都在为人生为国家打拼,我们保重自己的身体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体谅,钱这玩意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多有多的花法,少有少的花法,知足常乐,我觉得晚年的生活真的幸福很多。

记得元旦前夕,有朋友给我发了“幸福”指南的信息:家里没有病人,牢里没有亲人,外头没有仇人,圈里没有小人,办事有熟人,谈笑有哲人,聚会有高人,喝茶有贤人……这大概是现实社会中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一种高度的凝练和诙谐的调侃,这样的幸福并不是人人所能够体会和拥有的。“活在当下”是一种生活情趣和生活态度,“曾经在幽幽暗暗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也许正是因为我们奢望的太多希望得到的太多,也许我们对生活有了太多的比较和计较,也许每天的忙忙碌碌锁闭了心灵,没有时间去欣赏云的光彩、月的清幽、竹的摇曳,没有心境去体味行人步履之坚定、日常琐碎之甘甜,才使我们有了忧郁的眼神和紧缩的眉头,才使我们有了扼腕叹息和痛苦的折磨。而对于每一个凡夫俗子来说,幸福其实就象花儿一样在我们身边绽放,需要我们用爱浇灌,用心去揣摩和感受。走访慰问中的两件小事中涉及到的都是普普通通的老人,他们走过风风雨雨的生命历程,对生离死别、成功失败都有所体验,他们体会到幸福或许是平凡的、简约的,琐碎中孕育着感动,平凡中包涵着真诚。同时,也让我们明白,幸福就像经过岁月打磨的珍珠,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无论风霜如何磨砺,真正的幸福始终闪烁着恒久的光芒,一直在我们身边,从来未曾走远。

(图片来自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