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翟铁民:冰雪天拍摄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鸮|摄影

 作家荟 2020-11-03

图文/翟铁民 (牛姥爷)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每年11月至元旦前,随着呼伦贝尔草原的第一场雪飘下,雪鸮都会随之而来。它们来自于寒冷的西伯利亚,在这里度过一个食物充足的雪季。春节过后,它们会在冰雪消融之前,再返回西伯利亚繁殖下一代……

我这一次拍摄雪鸮,正值初雪之后。由于西伯利亚强冷空气与呼伦湖蒸发的温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在草原上,无论是草库伦(网围栏),还是牧草或草垛,都挂满了“雾凇”。这一奇特现象为草原增添了无限的冬韵。

我喜欢冬季的西旗,主要是因为雪鸮的诱惑。

拍鸟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拍摄难度越大,就越刺激!我们在冰雪草原拍摄雪鸮都是“车拍”,需要打开四面的车窗,让外面的冷空气从车内穿过,以减少室内外温差。不能使用车内暖风空调和电热座椅,而人坐车里又不能够活动,那种“寒冷”让人难以接受。

一般鸟人都不喜欢在初雪后去拍摄雪鸮。一是由于此时空气湿度相对较大,扰流严重,总感觉自己就是置身迷雾之中,能见度较差,不容易拍得清晰的图片;二是雪鸮刚刚到来,还不适应人们驾车尾随,所以拍摄距离一般都很远。而我认为,正是受这两种情况的制约,拍摄的“成功率”极低,才使得拍摄更有意义。

于是,常常在哆哆嗦嗦中鼓励自己:“这才是男人应该干的事儿呢!”

也正是由于远摄,才获得了草原雾凇的奇观。这样来之不易的生境影像,的确很值得回味,爱不释手。

而雕鸮是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留鸟,无论天气怎样恶化,它都会坚守在自己的领地……

通常活动在人迹罕到的偏僻之地,除繁殖期外常单独活动。

雕鸮主要以各种鼠类为食,但食性很广。分布范围为古北界、中东、印度次大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