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依依:又见家乡小河流|散文

 作家荟 2020-11-03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韩依依

【作者简介】韩依依 ,中学语文教师,躬耕教坛数十载。皇皇数载,过于苍白,惟教学之余,寄情于阅读,而阅读也给予我愉悦与快乐。浅酌低唱、喁喁低语,竟也流淌出条条情感小溪。人有所往,心有所向,汉文字的魅力,吸引我想做一名写好字的教书匠。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家居闹市,满大街的叮咚、叮咚,和着那缠绵悱恻的靡靡之音。遍及了县城的大街小巷,走在大街上着实地感到了举步维艰,一不小心,那“情”,那“爱”就会被踩在脚底下。毋需问那些精通时事的人也知道那是在喊广告、吼舞曲呢。

我来自大山,家乡的绿水青山养育了我。儿时的小河时时在伴随着我,潺潺的流水总在耳边萦绕,常使我心驰神往。

静坐书桌前,静静地听着二胡曲《高山流水》,心一下子变得柔柔的,好感动,好亲切,好温馨。仿佛又见那清新、活泼的小溪就在眼前缓缓地流淌,河边的蓬头稚子不学垂纶,而是蹲在河边捧起了一掬又一掬的泉水一饮而尽,丝丝甘甜,沁人心脾。那种满足,那种陶醉,外人何曾体会?此时的小女孩满脸写的是幸福。

儿时的我满足于那条小河,小河自然也就成了我的乐园,虽然它比不上鲁迅的百草园,可她也是我成长的见证。陶翁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我看来也是一种菊花情节吧!“菊花”因此成了陶潜的“名片”,那小河自然是我的“名片”。

自小郁郁寡欢且多愁善感的我,家中兄妹多。我是长女,母亲实在无暇顾及太多。满怀心事的我,总是把生活中的苦和累,委曲和苦涩,快乐同忧郁都诉诸于小河,小河能读懂我,我也能读懂小河。

我稚嫩的双肩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重负,体味了生活的艰辛。从小河一小瓢一小瓢舀起水来,然后慢慢地装进水桶。几个趔趄后慢慢稳下来,扁担一颤一颤地压在肩膀上。个子矮小,力气不大的我,顾了前边的洒了后边的;顾了后边的洒了前边的,一步步为母亲挑回了做饭的水。屋子里的哭声、呵斥声,倒水声,一片混乱。母亲连看我一眼的功夫也没有。尽管如此,但小小年龄的我还是感到了从没有的失落。脚踩湿漉漉的小路再回小河边,我默默地看着小河出神,突然很迫切地希望快快长大,像小小的溪小一样自由地流淌,流出大山,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忽而激起的小朵浪花使我莫明地感动,泪光莹莹,咸咸的泪水和着甘甜的溪水流向远方……

逝者如斯夫,逝者如小河。算来走出大山也十载有作余,并已成了一名教师。环境在变化,角色在转化,唯一不变的是小河赋予我的恬静、淡定。在生活中与人为善,工作中兢兢业业。教学中努力做到循循善诱,将“母爱”般的“师爱”如小溪般的注入孩子们的心田,使孩子们的爱心根深叶茂。有了爱还怕没快乐吗?有了爱还怕没将来吗?

叮咚、叮咚,又响起,尘世的喧嚣,浮华愈演愈烈,时下很多的人感到的是浮躁,是不安,而我无需躲进小楼也能坦然面对。这一切,都缘于我心底流淌的那条浅浅的小河。

又见小河眼前流。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