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德阳:农村学子的大学生活|随笔

 作家荟 2020-11-03

龚清杨:老了后怎么办|随笔

文/华德阳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好不容易“鲤鱼跃龙门”,进了大学一看,农村学子傻眼了,大学虽然好,吃喝拉撒睡都是问题,咱和城里人差距太大了!

在农村,咱吃惯了馍馍咸豆子,到了大学,校园里光食堂就三四个,每个食堂花样还多,且那菜贼贵贼贵的,从家里带了的一学期的伙食费,照这个吃法,一个月都不够!吃饭的时候只能晚去,那个时候好菜基本卖光,剩下的多是土豆丝之类的,这个时候买个半份菜,买两个馒头,匆匆吃完,一抹嘴,到图书馆看书。

自己穿的衣服在农村学校还不嫌土气或邋遢,一到了大学校园,马上对比出自己的土里土气和不修边幅。好衣服太贵,一个月的伙食费也买不了一件,如果买了只能喝西北风了。穿的还是球鞋,这在高中时候已经不错了;但现在同学穿的要么是运动鞋要么是皮鞋,哪有那土里土气的球鞋!

周末,有看电影的,有邀女朋友跳舞的,有出去吃喝的,农村的学子要么到图书馆勤工俭学,要么在哪个角落里割草挣个零花钱。学校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有限,像在图书馆之类干点活的还是高大上,低档的只能是拖地、扫地、打扫卫生。想想吧,其他同学坐在图书馆里看书或消磨时间,你在书架旁把他们弄乱的书一一摆正;然后擦桌子、摆板凳,同样是“天之骄子”,那心情怎能一样?

大学不是用来学习的。城里的学生,他们有宿舍联谊,有舞会,有周末两日游,你却只能在教室或图书馆里学习,这个高中想的真不一样。原本以为,吃了几年苦,到大学能轻松一下,其实不然。大学更累,因为你要“计将来”,大学不再包分配,你要自己找工作。“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老爸”,他们城里的学生,还没毕业,工作已经挑好了;农村的学生只好拿着简历东奔西跑,找的工作多半是富家子弟不屑一顾的。

开学的时候,城里的学生,家人大包小包的来送,中间还来慰问,周末或放假开车来接;乡村的学生来去都是一个人,好省路费钱,家人既没时间更没金钱来送或迎。一个学期只回一次家,也有假期不回去的,在城里打工,挣够下学期的费用。

回想大学四年,往往没有高中三年快乐,高中是蹲在地狱里望天堂,那时还有希望;大学则是富学生的天堂,穷学生的炼狱。不过,终究会百炼成钢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