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德阳:孩子自己打得,别人打不得|随笔

 作家荟 2020-11-03

常振华:我以我心寄哀思|散文

文/华德阳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打孩子是国人的传统之一,“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打孩子不仅是父母的权利,私塾先生也可以高举戒尺,因恨铁不成钢而光明正大地落下去。

看到别人打孩子,周围的人都会又拉又劝,理由无非就是孩子太小不懂事,或者规矩不是一时立的,吓唬吓唬就算了,哪能真打呢!一旦摊到自己身上,下手更狠,也忘了自己以前劝别人的话了,恨不得把孩子打个稀巴烂,尽管都是亲生的,虽然打后也会后悔或愧疚。

孩子自己随便怎么打都行,就是不能让别人打。明明是孩子闯了祸,自己恨不得一巴掌把他煽飞,才能消消气;倘若看见别人动了孩子一个手指头,马上成了“护犊子”,恨不得马上和对方一对一地干一场。

孩子只能自己打,体现了“敝帚自珍”的心理。熊孩子再调皮捣蛋,毕竟是自己的血肉,自己一巴掌下去,是管教;别人一把掌下去就是多管闲事或者无事生非了,吃饱撑的也有的。

孩子只能自己打,教师碰不得,说明了教师身份地位的尴尬。“孩子不听话,老师你狠狠的打”,这样的话在几十年前出现过;现在是老师因为气糊涂了,可能打了学生一下,家长会质问:“你凭什么打我的孩子!”也有有钱有势的家长,到学校捞本的,打老师、侮辱老师,此类事件屡见不鲜。

孩子自己打得也是国人陋习之一。看国外的影视作品,打孩子的寥寥无几,因为打孩子违法;看国内的作品,那真是单打双打混合打(要么是爸爸打,要么是妈妈打,要么是爸妈一起打)。有人说,孩子三岁之前打不得,因为他太小没记性;孩子三岁之后打不得,因为他已经有了自尊。这是专家的观点,家长的观点则是:孩子自己打得,别人打不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