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熊:全国第一的“网红”高速公路服务——阳澄湖园林式主题服务区

 作家荟 2020-11-03

魏浩:夏日,我在大山深处,携着清凉的风冥想

图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前些日子,江野老师一直跟我淅淅烁烁说要结合他的书画创作搞点“富甲一方”的“和谐”文化,这也是他的家乡人要他为家乡做点家乡事。其时我还稀里糊涂不太明白,他解释说他是过去唯亭人,就是阳澄湖一带地域,他要像齐白石那样把他家乡已然闻名遐迩的土特产系列的螃蟹、鱼虾画成阳春白雪登上大雅之堂。他又絮絮叨叨跟我说高速公路阳澄湖服务区如何如何的匪夷所思,马上建好了,等等,等等。
的确,不去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令人脑洞大开,大开眼界。

一代丹青大师吴冠中将古笔今墨、中画西彩揉碎捻开,融贯中西、自成一家,描绘江南水乡是他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和最典型的题材。吴冠中晚年的抽象线条,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色之间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形式架构,仅寥寥几笔的勾画,白墙黑瓦的庄严静谧,江南水乡的安宁,便跃然纸上。
这种抽象形式的江南水乡,正渐渐愈来愈多的在现实呈现。
一个是与我家巷口隔河相望与我母亲家隔街相望的一个业已竣工的楼盘,咋一眼传统苏式建筑确凿无疑,但总有隐隐感觉哪哪的不一样,细一辨屋脊、坡面、形制是按着吴冠中画中而来。

再一个,则是一个鸿鹄之志的语不惊人誓不休颠覆创新——京沪高速公路(G2)和沪蓉高速公路(G42)的重合段、总建筑面积达5万平米的阳澄湖园林式主题服务区:以“全国第一、国际领先”为目标,以“梦里水乡、诗画江南”为设计理念,以苏州“一街三园”为特色的全新打造,最终达到“不入苏州城,尽览姑苏景”的目的。
先声夺人,毋庸置疑的辨识度,远远就能看到其外立面的整体装饰几乎就是吴冠中抽象形式水墨江南水乡现实具象,通过外部大型水景的营造、白墙黛瓦的人字坡天际线,以及宅前屋后的灌木,整体构成了中国水乡的“梦境”。

如果说这还仅仅只是一个人要衣装开诚布公引人入胜的面子工程,那它的里面也的确不孚众望:修建了宽8米、长140米的景观河道穿服务区主楼而过,姑苏城典型的一河隔两街的繁华商贸格局,河道两侧形成南、北商业步行街,由桥廊相连,并穿插亭台楼阁。

各式旺铺分布两岸,既有国际知名的汉堡王、肯德基、DQ冰雪皇后、面包新语等,又有国内畅销的猫屎咖啡、名创优品、绝味鸭脖、吉祥馄饨、R&B巡茶等,还有中华老字号的稻香村、采芝斋、褚老大、乾生元、叶受和等。

河上石桥罗列,水中亭台呼应,与水下涟漪相映成趣,水中渔舟泊岸,与远处鱼篓雕塑遥相呼应,锦鲤畅游其间,一派水乡生活的惬意景致。采购江南百年古桥立于河上的实景搭建,并在屋顶布置国内体量最大、高度最高的人工天幕,绘制江南水乡特色景致,再辅以舞台背景的炫丽灯光布置,让人恍如隔世:模糊了室内室外的空间界限,迷离了黄昏夜晚的时间概念。若以一个形象的比喻,既是平江路山塘街斜塘老街加上观前街的规划改造新建版。

当然,还远不止这些,它还借鉴留园、拙政园、狮子林的特色内涵,建有涵碧、荷风、木樨、修竹四座迷你园林,尽显苏州园林韵味;还有3000平方米的科技馆以机器人为主题,具备科普、互动娱乐、产品发布等综合功能,服务区又变成科普教育基地;还有3000平方米非遗馆,与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合作,打造包含苏绣、宋锦、扇面、木雕、核雕、根雕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展示体验。

的确,一个印象中总以为被嘈杂路人与昂贵吃食填充的临时停靠点能有多大的惊喜,结果还真没想到,真是不一样,竟然成了网红打卡点:这个完全打破了中国人对服务区这一概念的认识的牛逼地方——迷你版的苏州城,被称作中国最美高速服务区。

不仅如此,在我觉得,它的颠覆意义还在于:
1.不因为高速服务区是过往人流车辆的必经之路,只需解决解手方便和稍事茶水餐饮即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完全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让短短逗留为流连忘返让匆匆驿站成为游览胜地。
2.无需再大兴土木徒劳无功一而再再而三重复建设所谓古镇古街招致拆迁招商招揽人流等等一系列层出不穷的麻烦,文化特产风貌的推广介绍完全可以在这种本来就有刚需的地儿一揽子解决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