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工艺牛鼻穿的钻孔技术

 年年有大鱼 2020-11-04

古玉的装饰功能,要求在玉件的同一面斜打对穿孔,称为“牛鼻穿”,以方便佩戴或者悬挂。

牛鼻穿是古玉工艺的一类专门技术,几乎贯穿于整个玉器时代,从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开始,到三代、汉唐、明清,无处不在的古玉牛鼻穿工艺的影踪。其早如红山文化的玉鸮、凌家滩文化的小玉人、良渚文化的神徽,其晚如明、清、民国的各类衣饰(如将军扣)、帽花等(图1)。

图1-1

图1-3

古玉钻孔是一项特别的技术,此前曾有系列陈述(参见《古玉学步(36):古玉钻孔有特征再辨钻孔螺旋纹》、《(51):刮削钻磨巧打孔一孔多艺察古工》、《(60):图说红山玉作桯钻和管钻打孔痕迹的区别》和《(84):或者钻磨或刮削孔上有开还有扩》等)。

由于时代、工具的局限,牛鼻穿则是古玉钻孔技术中的技术了。为何如此作说?因为作为古玉的钻孔技术,牛鼻穿是一个钻孔的系列的集合,相当于钻孔集成。

由于牛鼻穿是在玉饰品同一面狭小的范围内斜钻对穿孔钻,大大增加了工艺难度。牛鼻穿最终成形是斜孔道,而钻具无法在倾斜一定角度的工作面(玉表面)形成落点,为了完成这个斜孔道,工匠先要在相应位置垂直打钻“定位孔”,然后在定位孔的基础上形成落点倾斜一定角度二次打钻(图2:牛鼻穿钻孔示意图)。这样的定位和二次打钻要分别在牛鼻穿的两端重复进行。

图2-2

图2-3

在实际作工过程中,如果一次定位孔打钻较浅、二次打钻孔则会将一次定位孔的痕迹打磨带除,结果只能看到(遗留)二次打钻的牛鼻穿斜孔道;而也有一次定位孔打钻较深,二次打钻后依然会遗留下原先一次定位孔的痕迹残留,就为我们留下了古工牛鼻穿钻孔集成工艺的有力证据。

这样的钻孔集成在红山文化玉鸮等玉加工件的牛鼻穿上可见一斑。下图为红山文化双人首玉饰牛鼻穿,其中一段斜孔道中留下了一次定位孔的打钻痕迹(图3)。

图3-1

图3-2

这样的钻孔集成在凌家滩文化小玉人的牛鼻穿上同样非常明显,牛鼻穿斜孔道中残留前一次定位孔的钻痕(图4)。

图4-1

图4-2

古玉钻孔工具有桯钻、管钻,从上述举例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玉饰件牛鼻穿中残留一次定位孔的钻痕——乳突来看,一次定位钻孔应该是用管钻完成,管钻是为了配合出砂的工艺要求,这样的工艺特征在齐家文化玉器废弃的管钻点上得到证实(图5)。

图5

而在一次定位的基础上,由于预留了出砂的充分空间,所以二次打钻可以用管钻、也可以用桯钻了。从有些牛鼻穿底部的球形腔特征来看,二次打钻改用桯钻的几率不在少数(图6)。

图6

文化期以后,进入金属工具时代,虽然工具的不断进步带来工艺的精致,如钻孔的喇叭口特征趋于缩小化,但是牛鼻穿的一次定位、二次打钻工艺是无法改变的。直到明代将军扣(见《中国玉器全集》)的牛鼻穿依然保留了一次定位、二次打钻的古工艺特征(图7)。

图7-1

图7-2

而如果仿古件则没有如此细心耗费无用功了,由于工具的进步可以将古工的两次工艺集中到一次成型,如有些牛鼻穿的斜孔道虽仍然带有旋磨纹特征,但是这样的开口状态符合古工特征吗(图8)?

图8

而很多仿古都是为了省工的需要,也没有掌握古代工艺的真正要领,拿着现代工具直接一次完成了。如这些标为明、清、民国的将军扣、帽花、玉牌打着几近垂直的牛鼻穿,这样的开口状态符合古工特征吗(图9)?

图9-1

图9-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