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聚会,高谈阔论,诗和远方;如今的聚会,三句离不开健康。 曾经的少年,吃嘛嘛香,身体倍棒;如今的中年,孩子老人两头忙。 自己和伴侣的身体保养、宝宝的护理养育、老人的慢病管理,构成了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健康话题,然而,也会有一些常见的误区,伤害着家人的健康。 关注自己,才能关爱家人 身体不舒服,忍忍就过去了? 许多中年人在面对生活以及身体上的种种压力时,往往会选择忍耐,然而一再忍耐的结果很有可能是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事实上,一些重病的早期症状往往是不明显的,如果出现了一些信号,应该及时就医咨询: 乳腺癌早期症状:乳头出血、肿块; 肺癌早期症状:咳嗽不停、痰中带血; 结肠癌早期症状:长期便秘、腹泻、排便变化; 口腔癌早期症状:口腔长期溃疡不愈; 宫颈癌早期症状:阴道不规则出血; 膀胱癌早期症状:血尿。 常见的健康问题,无需太过在意? 脂肪肝、结石、痛风、结节、牙疼、脱发……单看每一样,都是需要重视的健康问题,然而一旦得知周围的朋友也患有同类的疾病,好像就一下子拥有了可以松一口气的理由。 体检完看到一个个红色的指标瑟瑟发抖,然而下定的决心在一两周后就被之前种种不良的生活习惯瓦解。 一些健康问题虽然常见,却不意味着可以放松,任其发展同样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最佳的选择应该是在其发现的初期,就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宝宝的养育,是一门大学问 身高是遗传的,父母矮孩子也不高? 有些父母因为自己身高不高,所以即使发现孩子身高比同龄人矮不少,也觉得很正常,认为孩子注定长不高。 其实人的身高只有60%是由先天遗传基因决定的,剩余的40%受到后天的营养、睡眠、运动、内分泌、心理以及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通过营养指导、运动指导、睡眠保障、疾病预防、药物干预等科学的身高管理计划,可以促进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安全改善身高,长得更高。 腹泻应该立马止泻? 小儿腹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很多家长,尤其是新手妈妈,在遇到小孩儿腹泻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药物止泻。实际上,在不清楚病因的情况下,止泻药是不能随便使用的,滥用止泻药可能会导致胃肠道排泄物不能顺利排出,引起病情加重、便秘等等。 此外,很多家长其实对于腹泻缺乏基本的认知,不能准确分析腹泻的类型和该使用什么药,就会导致滥用药物的现象发生。 同理,当孩子出现咳嗽、发烧等情况,也应该及时就医咨询,让专业的医生进行判断,而不是第一时间自行用药。 爸妈老了,需要更多的关怀 1 日行一万步,活到九十九? 许多老人都喜欢散步,甚至觉得走得越多对健康的帮助越大。 但是我们要知道,膝关节的老化是从软骨开始的,和其他组织相比,软骨的自我修复能力差,可以说是用一次就磨损一次。 只要我们行走,膝盖软骨、半月板等就会不断老化损耗,但这并不是说就不能运动了,而是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来减缓这个老化过程。 虽然“日行一万步”的理念深入人心,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是日行6000步。当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具体走多少,还是要根据大家的实际情况决定,不必过于拘泥于步数。 高血压恢复正常后就可以停药? 随着身体机能的逐渐衰退,老年人大多会受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侵扰,慢病管理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 有些患者在服药后,血压开始降至正常水平,于是就认为高血压已经治愈,从而自行停药,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此时血压正常是药物控制的结果,一旦停药,血压就可能出现反弹再次升高,而血压波动过大,会对心脑肾等器官产生更严重的损害。 对于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药物服用也同样如此,一旦患上了慢性病,大部分的患者都需要终身服药。如果指标偏向稳定,正确的做法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相应指标的变化。 家人的健康,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松懈,全家健康就是福。 然而,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忙碌奔波的你,面对三天两头感冒发烧的孩子、饱受慢性病和养生谣言困扰的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