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最高的情商,是看谁都“顺眼”

 雪落无尘X 2020-11-04

文|雪落无尘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瞧不上的人和事。

于是,有的人并没有把它放在心里,而是直接和别人一吐为快。

“我就是瞧不上她娇柔做作的样子。”“我就是看不上他到处和人炫耀的样子。”

“xxx怎么那么烦人,我最瞧不上他了。”“xx怎么做这样的事,真瞧不上这样的人。”

这样的话,总能充斥在我们耳边。有时候,甚至我们也成为了说话的那个角色。

说到底,看不上,更多的是不能包容,无法容忍。

做人,看谁都不顺眼,其实是你自己没本事。

那么,如果我们有这种心理,该如何去解决?

01

生活中,多少人都是自我感觉良好,把别人说的一无是处,仿佛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之前,《安家》的编剧六六和《小欢喜》的编剧黄磊一同入围了白玉兰编剧奖。

六六得知后,因为这件事,发表了一篇文章,她在里面还提到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黄磊竟然成为自己的同行,就是瞎掰。

这句话,充满了对别人的鄙视。

但事实却是,《小欢喜》播出后,受到很多网友的关注,他们一致给出好评,收视率也是居高不下。

六六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举动了。

她之前发表过文章,内容是轻视东三省这样的话,被网友指责,因为她整篇文章都充斥着满满的优越感。

很多人其实和其他人站在同一位置,他却自认为比别人高级,不愿意认清现实。

他们不愿意听外面的意见,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但人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总有一天,他们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买单。

说到这,还有一个故事。

之前北大开学时,有名新生看到一位穿着朴素的老人,便让他帮忙看下行李,自己要去报到。

老人帮他看了一个多小时,他才报完回来。后来,在开学典礼上,他发现帮自己看行李的老人,竟然坐在主席台上。

原来,老人就是众所周知的北大校长,季羡林老先生。

他从不把自己放的太高,更不会肆意指责别人。

正因为他极为低调,不刻意炫耀自己的地位,才得到那么多人的尊重。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喜欢去指责别人?因为指责别人,可以满足自己的道德优越感。

别人的某种行为,我认为不妥,但我没有,于是就认为我比他更优秀。

便开始去指责别人,告诉他做的不对。

但是谁都会犯错,或许你犯过的错,他一次都没有犯过。

生活中,谁都是一样的,不要让自己站在道德高点,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

02

在电视剧《清平乐》中,范仲淹和富弼的关系,极为亲密。

他们在北宋时期,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

范仲淹比富弼大十多岁,在第一次见到富弼时,范仲淹就忍不住夸赞他。还主动帮他做媒,让富弼成为了晏殊的女婿。

两个人虽然是知己,但也会因为一个问题持不同的意见。

当时,在山东发生了兵变,但当地的县官并没有和叛军拼的你死我活,反而给他们送礼示好。

为此,富弼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应该把县官处决,压制不良风气。

范仲淹则和富弼不同,他认为县官当时没有兵力,贸然攻击,只会让百姓遭罪。

富弼并不认同,两人吵得不可开交。

有人认为富弼太固执,就试图让富弼先低头,并提醒他范先生曾对他有过恩情。

但富弼并没有否定范先生对自己的好,因为他明白,范先生器重他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他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并不是跟在他身后,一味同意范先生的观点。

范仲淹得知富弼的想法后,对富弼更为欣赏。

因为两个人懂得尊重对方的不同,即使立场不一致,也不会影响他们的感情。

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如此,看法不同,那就求同存异,对其他没有任何的影响。

那些不愿意听不同想法的人,就像一锅滚烫的热油,稍微有一滴水进去,便会到处飞溅。

而愿意听不同想法的人,就像一片汪洋,能容下所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自己能提出犀利的想法是能力,但能尊重不同的看法是修养。

人生在世,我们要懂得包容不同的意见,接受新的知识,才能有过人之处。

03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在固定的认知下,很少能去转变认知。

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懂对方的决定,因为他们把对方当成了自己,发现他的决定和自己的有偏差,那他就是错的。

这样的人,他们只看意见相同的人顺眼,只要对方和自己稍微有点偏差,就马上变了一个态度。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头猪还有一头牛,关在一个栅栏里。

某一天,屠户要把猪带走,因此猪撕心裂肺地叫着,即使隔很远,也能听到。

牛开始不耐烦,对它说:“别叫了,我们也被抓过,也没像你这样。”

猪马上回道:“把你抓去,你只需要贡献出乳汁;可他们抓我,是要我的命。”

这就像是,有的人走投无路,选择轻生,很多人非常不解,为什么他这么不负责任,竟然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

因为他的经历,你没有遇到,所以你只站在自己的认知当中去理解。

记得前几个月高考成绩公布,有一个学生以691的高分考到清华。

他知道这个好消息后,为了不让家里操心,他主动去建筑工地打工,来赚取学费。

这本来是非常感动的事,有的网友却认为他没有格局,说他应该去做家教更合适。

但是以他接触的环境,可能身边人都不需要家教。需要家教的地方,可能离他的家太过遥远。

但他们不在乎这些,因为他们把那名学生又封闭在自己的认知当中。

他们总是说着别人如何,却从来没有真正看见自己。

每个人标准不同,不要用自己标准给别人贴标签。

一个人最高的情商,是看谁都“顺眼”。

成熟的人,从来不会因为对方和自己不同,就瞧不起任何人。

相反,他们会看到对方的长处,并渐渐放大,即使有缺点,他们也会包容和接纳。

其实生活中,从一件件小事里,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情商高低。就如同上文所说,当我们总是看别人不顺眼的时候,恰恰也暴露出自己的情商。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想做一个高情商的人,至于高情商的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它能让你在人际交往中,避免很多失利,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好处。

关于如何提高情商,希望你能来读一读,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这套书。

在这套书里,它会告诉你该怎样有效提高自己的情商,与人交往的时候不会总是说错话,或者说一些令人生厌的话,反而影响到自己的人脉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能做一个会说话的人,就能避免生活中很多的尴尬,或者吃一些暗亏。希望读过这套书的你我,都能成为一个真正会说话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