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行山大峡谷深处的风情小镇,晋豫边境避暑胜地,壶关县大峡谷镇

 王畿郁兮千里 2020-11-04

太行山深处,壶关县南境。

这里是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她见证了地球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巨变,在5亿年前至4亿年前之间的年代,这里曾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后来这里成太行山大峡谷,1996年太行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成立。这里风光独特,以森林、山岭、峡谷、洞穴、瀑布、水潭、河流等自然景观著称,以雄壮、幽邃、奇秀、险峻取胜;有红豆峡、八泉峡、女娲洞、五指峡、龙泉峡、王莽峡、黑龙潭、紫团山、青龙峡等著名景点。

这里是避暑胜地,作为山西省重点建设的十大景区之一,每年5月至10月是最佳旅游时间;春夏之杜鹃怒放成长廊、夏季凉风习习、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可赏冰雪;又加上林草覆盖率达74.9%,与各大景点绘就一幅风光秀丽的壮美画卷,被称为“世界奇峡,天然氧吧”,曾入围中国县域旅游品牌景区200强的榜单。太行山大峡谷旁边的乡镇,今年刚完成了撤乡设镇,并以太行山大峡谷获得新的名字。


大峡谷镇原名桥上乡,因乡政府驻地桥上村位于河流三叉处的岸上,河上筑石桥一座,故名桥上。她地处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的南部,是壶关县所属的6个镇之一,也是壶关县最年轻的镇。这里南连鹅屋乡、西接树掌镇、西北与石坡乡为邻、北界平顺县、东与河南省林州市交界。从桥上乡到大峡谷镇,对于当地发展建设、城镇化推进、旅游发作方面都有较大的意义, 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太行山大峡谷风景区的知名度。

她是太行山大峡谷腹地的一个环境优美的小镇,又是大峡谷游客接待集散中心以及土特产销售中心,也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处。全镇下辖22个村:桥上村、大河村、丁家岩村、东川底村、洪底村、后脑村、南岭村、盘底村、前脑村、桥后沟村、沙滩村、梯脑山村、王家庄村、西坡沟村、杨家池村、马安驼村、下石坡村、东柏坡村、东脑村、西柏坡村、庄则上村、紫团村;镇人民政府驻地桥上村距壶关县城55千米。


境内明清时属壶关县紫团乡。1936年属壶关县第三区桥上编村,辖桥上、坝则、后沟、沙滩、王家庄、盘底、南掌、丁家岩、大河、前垴、后垴、西圪塔、西坡沟、梯垴山、杨家池、河西、后窑、东川底、南岭等19个村庄。1946年属壶关县第四区;次年属壶关县第六区(驻树掌村)。1953年属壶关县第六区,境内分设梯垴山乡、桥上乡。1956年桥上乡、杨家池乡、梯脑山乡。1958年设桥上公社,同年更名为东方红公社,随壶关县属于山西省长治专区;次年更名为桥上人民公社,改属晋东南专区,1967年属于晋东南地区。

1984年桥上公社改为壶关县桥上乡。1985年4月晋东南地区改设为地级长治市,随壶关县隶属至今。2011年石河沐乡马安驼村、石坡乡下石坡村以及树掌镇东柏坡村、东脑村、西柏坡村、庄则上村、紫团村等地划入桥上乡管辖。2019年桥上乡改设大峡谷镇获批,以原桥上乡为大峡谷镇的行政区域(又说以桥上乡13个村,树掌镇东柏坡、西柏坡、东脑、紫团、庄则上等5个村和石坡乡的下石坡、马安驼2个村为行政区域),政府驻地不变。2020年4月大峡谷镇正式成立。


这里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年均气温为7.5℃至12℃,年均降水630毫米,全年日照数约为2800小时;境内陆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谷地与山岭相间,有梯脑山、耙齿山等山峰,高峰梯脑山海拔1603米;主要河流有郊沟河。这里有上百种亚热带动植物,曾被国内林业界美誉为“北方植物世界”;又因盛产黄连翘、何首乌、元胡、柴胡、灵芝等药材而被称为山西的“中药材之乡”;又有旱地西红柿、党参、上党土蜂蜜、小车刀切糕等特产。

大峡谷镇自然景观秀美,境内是太行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八泉峡素有“古代海洋博物馆”之称,也是太行山大峡谷群中品位最高、内涵最丰富,最具有代表性的景区,据中科院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确认,八泉峡属世界级极品旅游资源,太行第一雄峡。黑龙潭是太行山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民间传说:远古时有一条黑龙栖息在潭中,故名黑龙潭;这里建有龙王庙,有龙湖荡舟、悬梯漫步、龙潭灵泽、索桥探险、孤山巡游、凌空栈道,孤山巡游等主要景观。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