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致记录:这座位于闹市的文殊院,是成都市民最爱去的地方

 景致记录 2020-11-04

宽窄巷子和锦里,众所周知,十分地出名。

其实,与宽窄巷子和锦里齐名的,还有文殊坊,同样是仿古一条街。

成都人更爱去文殊坊,那里不仅仅有美食,更有一座静谧的文殊院。

文殊院,居于闹市,颇有大隐隐于世的味道。

在不少成都市民心目中,文殊院就是成都市的地标景点之一。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也是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还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省佛教协会的办公地点,就在文殊院内。

文殊院的前身是信相寺,信相寺始建于公元605年,至公元617年建成,距今有着1400多年历史。

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战火。

公元1681年,慈笃禅师在信相寺废墟之中利用树,搭了一座草屋开始了禅修。

数年之,慈笃禅师声名远

公元1697公元1706年,慈笃禅师捐重修寺庙,更名叫文殊院。

公元1720年,清朝康熙帝御赐“空林”匾额给文殊院,因此,文殊院又叫“空林堂”。

游客进入文殊院,多半是被朱红色的围墙所吸引,这里太适合拍照了。

待走进文殊院,游客就会看见一堵明黄的照壁,照壁上“文殊院”三个字,红底金粉,就出自慈笃禅师之手。

文殊院常年有志愿者,游客一进大门,他们就会告之,在入口处右侧,可以免费领取三支香。

不仅如此,有时,游客还会得到志愿者,亲手奉上清茶一杯,还会听到志愿者免费讲解佛教知识。

这才是佛教寺院应该有的样子!

游客若有心参拜菩萨,建议穿得庄重一些。

记住,文殊院不允许外带高香之类进来参拜。

文殊院不大,不过,里面的树木茂盛,寺庙精致。

尤其是到了深秋,参天的银杏,美不胜收。

银杏树叶金黄、金黄地,或铺满围墙上一方天空,或从门内看出去,它已挤满了门外的世界。

总之,文殊院十分适合拍照。

成都市的汉服爱好者,经常相约着,三五成群,身着汉服,在这里拍照留影。

文殊院安静闲适,一年四季,附近的老年人总爱在文殊院花园里,打打太极,或者三三两两聚在凉亭,或看报纸,或低声聊着家常。

文殊院内还有茶室,是四川特有的那种盖碗茶,喝着茶,还能听到民间艺人弹唱。

每逢周末,不少成都人领着一家老小,前来文殊院,喝喝茶,吃吃素斋,悠闲地度过一个周末。

在文殊院里,游客会发现,这里香火非常鼎盛。

毕竟寺院内供奉着文殊菩萨嘛。

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家有学子的父母们,只要到了文殊院,少不得要参拜文殊菩萨的。

有时,还有不少外国人慕名而来,文殊院是了解成都市民休闲生活最好的地方。

因此,茶室的小圆桌,时常满座。

好不容易空出一张圆桌来,却被几只小麻雀迅速占据了。

小麻雀飞快地啄食着客人遗留下来的食物残渣,十分地心满意足,很是可爱。

文殊院内,有佛陀舍利和玄奘法师顶骨舍利两件佛教圣物。

只因玄奘法师在成都出家受戒,并且,还在这里生活过五年。殊胜因缘,文殊院方能从南京请回玄奘法师顶骨舍利一份供奉。

文殊院里的一尊缅甸玉佛,也非常珍贵。

1923年,文殊院和尚性鳞,一路募化,步行到缅甸请回了缅甸玉佛。大家不妨试试,从成都东步行到成都西,那是什么概念?

何况从缅甸步行回成都,一路上的艰辛不可想象,没有坚定的信仰,完全做不到。

文殊院还有个图书馆,里面的经书,有很多都是外面买不到的,很值得一读。

无论别处热闹成什么样子,文殊院始终静静地坚持着自己的坚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