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没有上阵杀敌,却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历史客栈 2020-11-04

在抗美援朝期间,我军建立了一条钢铁运输线,广大铁道兵和工程等部队,为了保障后勤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整日整夜地与敌军轰炸机较量,炸坏了,我再修,硬是建立起了一条打不垮的钢铁运输线。

今天介绍的这位一级战斗英雄,就是铁道战线上的英雄:杨连弟。

杨连弟1919年生于天津,1949年3月参加了解放军铁道兵部队。不久后,杨连弟便遭遇了第一场恶战:修复陇海铁路8号高桥。

这可不是一座普通的桥,仅桥墩就高45米,折算一下,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5层高楼那么高,而且没有任何依托,被称为陇海天险!

抢修的主要任务,就是铲平桥墩顶部被炸坏的突出部分,再铺设一道桥面,任务之艰险程度可想而之。此战,18个人被选入攻坚组,杨连弟被选为攻坚组长。

为了登上桥墩顶面,杨连弟带领着18个人搭单面云梯,冒着生命危险第一个登上了8号桥2号桥墩,在上面打眼放炮,爆破100余次,硬是将2号墩顶面26立方的突出部分铲平。然后,18名勇士在他的带动下,分组行动,最后按照上级的时间节点,胜利地完成了桥梁搭设任务。

事后,杨连弟受到了铁道兵一师师长的接见,并被授予“登高英雄”的称号。

1950年,杨连弟随部队入朝作战。

因战事紧急,沸流江大桥已经不能满足运输需要,大量物资屯积,为了保证快速运输,上级命令再修一座爬行便桥,期限是10天。

当时已是天寒地冻,连队分配任务时,杨连弟所在的2班分到了最难挖的地段,已升任班长的他,带领全班挥舞着镐头,累得满头大汗,可是镐头下去,直冒火星,每人每天还挖不上一方土。

杨连弟急了,该怎么办呢?这天,他正挖着,突然发现冻土下方还是很松的,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掏心去皮”的挖土法,就是先挖出一块冻土,然后从下面往两侧掏,地下变成空心后,上面冻土一砸就下去一大块。就这样,全班只用了7天,便顺利完成了任务。

这种冬天挖土的方法,在全师得到推广,杨连弟的班荣立集体一等功,杨连弟也被提升为排长。

1952年5月,杨连第升任副连长,带领战士转战清川江大桥。这座著名的大桥,是当地重要的交通要塞,和鸭绿江大桥一样,不分昼夜川流不息地向前线运送粮食、弹药、武器等物资。为了切断这条动脉,美军先后派出数千架次飞机对其轮番轰炸。

杨连弟奉命带领全连修复并守护这条生命线。当时,正值清川江发大洪水,杨连弟带着全连用两天一夜搭设的浮桥,瞬间被冲毁。最后,杨连弟看到被炸毁大桥的铁轨和枕木,创造性地提出了钢轨架浮桥的方法。

战士们连续奋战30昼夜,克服了50年一遇的大洪水,终于将这座生命线打通,也创造了架桥历史上的奇迹,为此,杨连弟再立大功。

清川江大桥是敌军轰炸的重点,杨连弟就带着全连官兵连续奋战,你炸了,我再修,在他守桥的日子里,清川江大桥的输送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然而,1952年5月的一个下午,杨连弟在巡桥时发现,第三孔钢梁有位移,便立刻组织人员抢修,但不幸的是,桥上敌军扔下的一枚定时炸弹爆炸,弹片击中了杨连弟的头部,当场牺牲。

杨连弟牺牲的消息传到了志愿军副司令、后勤部长洪学智那里,洪学智痛心不已,亲自批示要安排好英雄的后事。

杨连弟牺牲后,志愿军为其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其所在的连也被命名为“杨连弟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