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锟当总统名声很差,其实他还有个弟弟,做事比他更没有底线

 历史客栈 2020-11-04

在民国大总统里面,曹锟是名声最差的一位,当年靠着贿选当上了总统,也让他成了“小丑”式的人物。

其实,曹家不光出了个曹锟,他还有个弟弟叫曹锐,比起哥哥来也毫不逊色!

曹锐比曹锟小6岁,小时候跟着哥哥一起经营米店,后来,随着曹锟的地位不断攀升,曹锐也就不再做生意了,跟着曹锟从政。

曹锟当上直隶督军后,权势熏天,就举荐曹锐当直隶省长,段祺瑞虽然看不上这个曹锐,但还得仰仗曹锟的势力,只好同意了。

不得不说,曹锐虽然没啥本事,但是这几年在生意场上的经验倒是积累了不少,圆滑世故,情商很高,因此,到了官场上,混得也不错。

当上直隶省长后,曹锐的商人本性就显露了出来,什么事都必须有交易,什么事都必须有利益,单单是县长这个职位,他就把权力运用到了极致。

如果有人想当县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要看你当哪个县的县长,是大县还是小县,大县和小县的价码是不一样的,全省100多个县,想到哪里当县长,就出哪里的价,大县是3万元以上,小县是5000元以上,像天津这样的,都属于特县,没有5万元别想去。

这还仅仅是一个上任的价格,你以为当上县长后就高枕无忧了吗?别天真了,所有他任命的县长,期限只能为一年,美其名曰年年考核,不称职的拿掉,实际上就看你能不能定期给他交钱。

另外,在税收上,曹锐也是搞这一套,大县、中县、小县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大县定税每年1万元,中县9000元,小县8000元,到年底必须交这么多税。而像滦县这样的发达县,曹锐不定价,要看一年的收入情况来定。

他这一招,弄得各县苦不堪言,一方面,县长要把当官送的钱捞回来,另一方面,还要完成曹锐定的税钱,所以,直隶地区越来越腐败,最终都是老百姓遭殃。

这还只是在官场上的收入,曹锐在直隶做生意,更是他捞钱的又一神来之笔。

曹锐先后在直隶开了大米庄、服装厂、饼干公司、黄包车公司等等,这些公司都不在他的名下,却都是他一手操办,工厂原料进货,他从来不掏一分钱的运费,而且还不用交税,就算交税了,也会被他以各种名义拿回来。

公司生产的那些东西,都是高价卖给了军队,反正有他大哥曹锟给他接盘,自然都是稳赚不赔,还都是暴利。

据记载,曹锐当直隶省长4年,光是这3项就赚了好几千万元。1949年解放天津的时候,他的家眷后人光是各种物资就装了100多箱。

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并专门发布公告,说老百姓的所有店铺都受保护,财产也受保护,但是,两个人的财产不能保护,必须全部充公,这两个人,就是曹锟和曹锐。

其实,这也是冯玉祥的部队急需用钱,想的一个办法。

冯玉祥来到软禁曹锟和曹锐的延庆楼,意思是让曹锐出点钱,解决一下他的燃眉之急。可谁知,曹锐要钱不要命,竟然自尽了,让冯玉祥都觉得这人太不可思议了!

倒是他的大哥曹锟识时务,辞去了所有职务,搬去了天津隐居。

后来,日本人想邀请曹锟出山,被曹锟严词拒绝,保持了民族气节,最后于1938年5月17日病逝,享年76岁。

因曹锟的民族气节,国民政府特地追授其为陆军一级上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