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卫是雍正的心腹大臣,后来乾隆如何对待他?

 看来是建安费 2020-11-04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一换,大臣的命运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那么今天,我们就以李卫的命运来佐证一下。

李卫是江苏丰县人,家境非常的富裕,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富二代”。虽然他爹很早就让李卫读书识字,但李卫却不是读书的材料,读来读去也没读出什么名堂,后来干脆不读了。书没有读好,考科举入朝为官的路就堵上了,但清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允许百姓出钱买官来当,而且明码实价,童叟无欺。于是,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花重金买了一个员外郎的官,开始入朝为官。

虽然官是买来的,但李卫并没有借此搜刮民膏民脂,反而是一心一意为百姓做事。

康熙末年,众多皇子对皇位的争夺愈演愈烈,李卫与皇四子胤禛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奠定了他飞黄腾达的基础。后来,雍正即位了,立即任命李卫为直隶驿传道,未到任又改任命为云南盐驿道。在此期间,李卫做出了不少成绩,于是在雍正二年,升任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但仍然兼管盐务的职务。

雍正三年(1725年),李卫被提拔为浙江巡抚,第二年又兼任两浙盐政使,整理盐政,查处私盐贩卖。

雍正五年(1727年),李卫升任浙江总督,管巡抚事。

李卫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至雍正五年(1727年),不过十年之间,李卫从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闲职,一路担任各种要职,并最终官居总督,成为朝廷一品要员、封疆大吏,其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

这当中,当然有李卫自身的能耐,但也少不了雍正的关照。李卫性格十分豪爽,惯于意气用事,常常表现出一种不畏权贵的刚直,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亲贵,而雍正却很喜欢他这一点,所以经常都会护着李卫,并没有过分的责怪他。因此,在雍正一朝时期,李卫都十分受重用。

乾隆即位后,仍然重用李卫,但他毕竟不是自己的心腹,所以李卫的待遇就降低了。后来,李卫病重时,乾隆也曾派了御医过去医治,但终究还是无力回天。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1738年12月3日),李卫因病去世,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在李卫病逝后,百姓在西湖为其立神像,号“湖山神位”。乾隆南巡看到后,十分生气的说道: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由此可见,如果李卫当时还在世的话,估计下场不会好到哪里去。乾隆治不了李卫的罪,迁怒于他的神像,命人将李卫的神像撤走烧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