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苏の日志 | 6月23日 怀众长程戏剧治疗演出工作坊第四次课

 怀众心理 2020-11-05


空椅练习

经过前三次课的铺陈和孵化,大家进入了更深的情感连接。场内的能量也由之前的轻巧明亮,转为一些浓厚缓慢和下沉了,这也是安全感增强所致。

同学们经过一周的整合,在第四堂课上交出了本周的作业:

用几分钟时间,借用一张椅子,把它投射为任何你愿意的事物,然后表现出和它的关系。

付衍清老师在每个人的展示后,给出一些肯定和建议:

对眼神表现力,走位,情绪的把控,和观众互动良好。情节主题清晰,细节拿捏到位。在如何让情绪显露的更饱满这点上,她建议可以通过肢体动作的补充,使之更有冲击力,也可使得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振。

听起来好像在上表演课?和治疗有关系吗?

有的。

我们知道,人并不能单独存在,他是关系的产物,和空间,事物,人际。

任何时候,人的存在,不考虑周边,都有可能陷入一种自我沉溺。

对戏剧而言也是如此,认为表演不必考虑观众,就是一种自我放纵。

对咨询师而言,不控制好情感流量,就不是在共情对方,而是在经验自己。

戏剧治疗的特点在于:

透过动作,声音或视觉想像的表现,具体展现潜意识的表徵。透过这种美学的形式,可以传达案主的内在生活。就治疗方面而言,案主的创造活动,可以做为离开压抑的黑暗世界,朝向整合的光明生活的方法之一。

在戏剧中引入治疗的手法,会在初期进行一些专业的戏剧指导,先有意识的调整形式,处理好表层的强烈情绪。待自我略为稳固,通过戏剧的艺术表现手法精调情感流量。

在剧场里,同学们资源互助,互相投射潜意识,回馈并认知自我,而戏剧治疗师,负责将其真实呈现,转换成意识。

这一切都在流动而重叠的进行和深入,直至20次。

记录者:苏小菡

怀众第一期戏剧治疗长程团体助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