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王敬伟:我活成了“应该”的样子| 疗愈连载56

 怀众心理 2020-11-05

疗愈是一条长长的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地图。

疗愈连载系列集结怀众心理十年的身心疗愈实践,将所有的疗愈资料重新梳理,整合,尝试着向大家呈现一个较为完整的疗愈地图。

每周更新,欢迎阅读和反馈。

本周我们继续发学员和王敬伟老师的问答。

在参加了一些学习之后,我发现自己似乎越来越压抑了,而且总是用学到的东西要求自己,例如沟通的时候要多聆听,要尊重别人。我觉得自己都“不是人”了,而且活成了一种“应该”的样子。我真的想把我的脑袋放到水里洗一洗,可以不用那么多“应该”来要求自己,能够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哪怕是去伤害别人。我这个是什么毛病啊?





我们学了很多东西,然后拿那些东西来打压自己。


1


我不是说你讲得不对,***讲得没错,包括正念也讲得没错,在沟通课上面讲的也都没错,但是我们如何达到那一步?我们在这个问题里看到的是好像我想赶快变成那个样子,那个书上说的,那个老师说的,那个学派说的那个样子。所以你会觉得自己都不是人了,你把原来的打压了,然后你想装成那个样子,假装自己已经是那样了。所以你会觉得自己“不像人了”,有没有?是一幅神像挂在那里。永远慈悲,永远带着微笑点头。

首先,你装的时候,别人是有感觉的,只是你装的像不像而已,但是装就是装,不会真的变成那样。我们通常有一个误解,我以为我装久了,就会真的变成那样。不是的。装久了,是你不知道自己在装。你以为自己真的就是那样,就像你戴一个面具戴久了,每天照镜子都看到那个面具,最后以为自己长得就是那个面具的样子。但是你心里面会清楚,里面的东西只是压下去盖着而已。

看你这样讲,我还觉得你蛮有救的,至少你学那个东西没有学那么成功。恭喜你。

2

并不是课本身有问题,而是你心里面如果有一个企图,希望自己上了这个课以后就变了一个人。当然通常是啦,我想你去上这个课应该也不便宜,我们常常希望自己上了一个课以后,就可以脱胎换骨。但我们前面讲过,改变是渐进式的。

我给你个建议,如果你去上沟通课,你试着先聆听你自己,先聆听自己,跟自己对话,就隐含了你先知道自己有什么情绪,有什么想法。你承认或者不想承认都可以。你看到你很恨自己是那个样子,例如很情绪化啊,很怎么样,自己怎么会有那个念头呢?

你看到自己有那个念头,同时你很痛恨自己有那个念头,这个叫做聆听,这个叫做非常非常非常积极的聆听。你把那个先用在自己身上,等到你的情绪降下来了,不管你用聆听的,对话的,乃至用空椅,甚至找人协助你都可以。好好的地去经历它,经历过后,当你回到一个平静的状态以后,自然就可以聆听别人了。你自然就在一个无问题区,那个尊重自然就会出来了。

学的东西不要变成拿来对付自己或者打压自己的武器要不然只是头上加头。当然话又说回来,如果你会有这么多的“应该”,也不是上了这个课才这样的,你可能以前就是。你以前就是个所谓的好学生,或者所谓的好人。当然也不一定是,不过通常是。不会上了这个课突然变成那个样子。我们都是带着原来的东西去的。

这个时候也许你可以更深地去探索,当你觉察到我有好多“应该”,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可以继续去观照自己或者聆听自己的时机——那些“应该”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这么多?好像不只是因为这个课,“我用了好多东西来捆绑自己。”看你愿意走到什么深度了。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继续往下看——那些捆绑,让大家认为我是个好人,大家都说我是个乖孩子,听话,懂事——但是里面很多的压抑,很多的委屈,不敢表现出来。慢慢慢慢往里面走。在某些时候,可能是自己控制不了的时候,或者有一个人,在他面前好像可以不用装得那么厉害的时候,这些委屈就爆发了。在老公啊,在孩子面前啊,忽然之间就爆出来。

对老公可能还有点顾虑,对孩子有些人就没什么顾虑了。反正我打你骂你你又能怎么样。事后又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子,我怎么搞的?一天到晚骂孩子?然后就上这些成长课或者沟通课。结果你要当的好人要比以前还好,对自己的打压就会变本加厉,觉得自己连个人都不是了。



3

当你慢慢开始接触自己,清理自己,你会发现,以前学到的沟通的东西,你并没有刻意去做,就可以讲出来了。自然就可以开始去讲那些聆听的话语,不用想就能讲出来。因为你到了那个状态,你没有那个障。那是一个我们很自然的状态,当你健康的时候,平静的时候,本来说话就是那样,就很容易聆听别人,因为你内心没有一大堆声音在干扰你,于是可以听得进去了。

能够对别人尊重,不会是在一种内在冲突的状态,有内在冲突的时候就会对自己打压来打压去,还要去打压别人,同时害怕被别人打压。当内在冲突化解后,你自然会进入一种所谓平静,并且跟别人是平等的状态。即便那个人是你的孩子,尊重自然会出来的。那个时候你才会了解说原来在那个课上讲的是这种感觉。那个时候就表示你真的到了。

这绝对不少见,很多人都是去上了那些课,反而把内在的东西压了几个月,甚至几年,最后都爆发出来,里面全都是愤怒。所以压下去的东西不会不见。不管那个人是谁,是父母、爱人、孩子,那个愤怒很强烈,但是看到自己愤怒,又要装得更厉害一点,那个时候要完全的接纳是不可能的,你上的沟通课不是也讲了吗?你要先了解自己的状态,环境、自我、他人啊。第一步呢?第一步是了解你自己的状态。自己的状态搞清楚以后,你才能够选择我现在是要聆听呢,还是要表达。第一步先要搞清楚。

(本文整理:宋迎,2018)

本文选自书籍《爱和美渐次显现——王敬伟深度身心疗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